踝关节扭伤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不同程度外观与症状表现不同,X线、MRI等影像学检查及关节稳定性测试可辅助判断程度,且不同年龄、性别及既往病史人群判断时需综合考虑。
一、外观与症状表现
1.轻度扭伤:踝关节仅有轻微的肿胀,皮肤可能有轻度淤血,疼痛相对较轻,一般还能勉强行走,但行走时会有不适感,通常不影响日常基本活动,这种情况多是韧带受到轻度拉伸损伤所致。比如运动中轻度崴脚,主要是外侧副韧带的部分纤维受损,外观上肿胀不明显,疼痛能忍受。
2.中度扭伤:肿胀会比较明显,淤血范围扩大,疼痛较为剧烈,行走明显受限,可能出现跛行,踝关节的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此时韧带可能有部分纤维断裂,关节的稳定性开始受到影响。例如运动时崴脚力度稍大,外侧副韧带大部分纤维损伤,肿胀较为显著,疼痛影响正常行走。
3.重度扭伤:肿胀非常严重,可能出现明显的畸形,淤血范围广泛,疼痛剧烈到难以忍受,几乎完全不能行走,踝关节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严重受损,往往是韧带完全断裂,还可能伴有骨折等情况。比如高处坠落脚部着地导致的严重崴脚,可能外侧副韧带完全断裂,同时可能合并内、外踝骨折,外观畸形明显,无法站立行走。
二、影像学检查判断
1.X线检查:
轻度扭伤:X线可能无明显异常表现,或者仅能看到轻微的软组织肿胀影,骨质结构正常。
中度扭伤:X线可发现韧带附着处有轻度的撕脱迹象,关节间隙可能稍有增宽,提示韧带部分损伤导致关节稳定性有一定改变。
重度扭伤:X线能清晰看到韧带附着处明显的撕脱骨折,关节间隙明显异常增宽,或者能发现骨折块移位等情况,明确韧带完全断裂及可能合并的骨折情况。
2.磁共振成像(MRI)检查:
轻度扭伤:MRI可显示韧带纤维有轻度的信号改变,提示纤维有轻度损伤,但结构尚完整。
中度扭伤:MRI能看到韧带纤维部分断裂,有明显的信号异常,关节周围有较多的水肿信号,提示韧带部分损伤且有关节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
重度扭伤:MRI可明确看到韧带完全断裂,断端有明显的移位,关节内有大量的积液,周围组织水肿严重,还能清晰显示是否合并有软骨损伤等情况。
三、关节稳定性测试
1.距骨倾斜试验:
轻度扭伤:距骨倾斜角度轻度增大,但仍在正常范围的稍高值,关节稳定性轻度下降。
中度扭伤:距骨倾斜角度明显增大,超过正常范围较多,关节稳定性中度下降。
重度扭伤:距骨倾斜角度极大,关节稳定性严重丧失。
2.抽屉试验:
轻度扭伤:抽屉试验时距骨的前后移动幅度轻度增大,提示前、后韧带轻度损伤影响稳定性。
中度扭伤:抽屉试验时距骨前后移动幅度明显增大,说明前、后韧带部分损伤,关节稳定性中度受损。
重度扭伤:抽屉试验时距骨前后移动幅度极大,提示前、后韧带完全断裂,关节稳定性严重丧失。
不同年龄人群在判断踝关节扭伤程度时需综合考虑。儿童由于骨骼、韧带发育尚未成熟,扭伤后的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儿童轻度扭伤可能肿胀不如成人明显,但疼痛可能更影响活动;老年人群由于本身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重度扭伤时更容易合并骨折等情况,判断时要更细致全面。女性在运动或日常活动中可能因穿着高跟鞋等因素增加扭伤风险,判断时要结合其活动方式;男性若从事高强度运动,重度扭伤的概率相对较高。有既往踝关节扭伤病史的人群,再次扭伤时判断程度要考虑之前损伤对本次的影响,可能更易出现更严重的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