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关节损伤后需先立即停止活动、冷敷、抬高受伤手指并处理伤口,根据损伤程度制动固定,固定期间和去除固定后分别进行康复训练,必要时药物辅助,保证饮食营养,定期复查调整方案。
一、受伤初期的处理
手指关节损伤后,首先要立即停止活动,避免进一步损伤。然后进行冷敷,可使用冰袋或冷毛巾包裹受伤手指,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3-4次,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同时,将受伤手指抬高,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如果手指有伤口,要及时进行清创消毒等处理,防止感染。
二、制动与固定
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可能需要进行制动和固定。轻度损伤可以使用弹性绷带简单包扎固定,限制手指的过度活动;如果损伤较为严重,如韧带撕裂等情况,可能需要使用夹板或石膏进行固定,固定时间一般为2-3周,具体时间需根据损伤恢复情况遵医嘱。制动和固定可以为受伤的关节提供稳定的环境,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不同年龄人群在制动固定时需注意:儿童的手指关节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固定时要选择合适的固定材料,避免过紧影响血液循环,同时要密切观察手指的血液循环和活动情况;老年人手指关节可能存在退行性变,制动固定时要更加小心,防止固定不当导致关节僵硬等问题。
三、康复训练
1.早期康复训练(固定期间)
即使手指被固定,也可以进行一些邻近关节的活动以及手指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例如,固定手指的情况下,进行手腕的屈伸活动,每次活动10-15次,每天3-4次;手指肌肉的等长收缩训练就是用力握紧拳头然后放松,重复进行,每次收缩保持5-10秒,每天练习3-4组。这样可以防止肌肉萎缩,维持肌肉力量,同时促进血液循环。
2.去除固定后的康复训练
关节活动度训练:当拆除固定装置后,开始进行手指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可以缓慢地弯曲和伸直手指,从最小的活动范围开始逐渐增加,每次训练15-20分钟,每天3-4次。例如,先轻轻弯曲手指,然后再慢慢伸直,重复多次。随着关节活动度的改善,可以进行一些辅助的关节活动度训练,如用健侧手指帮助患侧手指进行屈伸活动。
力量训练:当关节活动度有所恢复后,可以进行手指力量的训练。可以使用握力器进行锻炼,逐渐增加握力器的阻力,每次训练握10-15次,每天3-4组;也可以进行捏取小物体的训练,如捏取豆子、小珠子等,从能捏取较小物体开始,逐渐增加难度,以增强手指的握力和精细动作能力。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康复训练强度和方式可适当调整,例如长期从事体力劳动的人群可能需要更早进行力量训练,但要注意循序渐进;长期伏案工作的人群在康复训练时要合理安排时间,保证训练的频率和强度。
四、药物辅助(如需)
如果疼痛较为明显,可以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如布洛芬等,但要注意药物的适用年龄和禁忌证,儿童一般不建议使用此类药物进行镇痛,老年人使用时要注意可能存在的胃肠道等不良反应风险。
五、饮食与营养
在手指关节损伤恢复期间,要保证充足的营养摄入。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瘦肉、鱼类、蛋类、豆类等,蛋白质是组织修复的重要原料;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草莓、猕猴桃等,维生素C有助于胶原蛋白的合成,对关节损伤的修复有帮助;同时要保证摄入足够的钙,如奶制品、豆制品等,钙对于骨骼和关节的健康很重要。不同年龄人群的饮食营养需求有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保证营养全面均衡以促进损伤修复和正常生长;老年人要注意控制饮食中的盐分摄入,防止水肿加重,同时保证足够的营养供应维持身体机能。
六、定期复查
要按照医生的要求定期进行复查,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线等)观察手指关节损伤的恢复情况,医生可以根据复查结果调整康复治疗方案。例如,如果发现损伤恢复不佳,可能需要调整康复训练的强度或采取其他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