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型心肌病主要体征包括心脏扩大相关体征(心界扩大、心尖搏动移位)、心率心律异常相关体征(心率加快、心律不齐)、心力衰竭相关体征(左心衰竭肺部湿性啰音、右心衰竭颈静脉怒张、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及其他体征(部分患者出现脉压差减小、脉搏细弱等周围血管征)。
心脏扩大相关体征
心界扩大: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这是因为心肌广泛病变导致心脏腔室增大。在胸部体格检查时,可通过叩诊发现心界超出正常范围,男性心界一般不超过左锁骨中线内0.5-1cm,女性相对更小,而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界会明显向左、右两侧扩大。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心脏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界扩大可能更易通过体格检查发现异常,但基本原理与成人相似,都是由于心肌病变致心脏整体扩大。
心尖搏动移位:心尖搏动向左下移位,若伴有心力衰竭,心尖搏动可能减弱。这是因为左心室扩大,心尖搏动点随着左心室的扩大而向左下移位,就如同容器扩大后内容物的位置相应改变一样,心脏扩大后心尖搏动的位置也发生了改变。
心率、心律异常相关体征
心率加快:多数患者会出现心率增快,部分患者心率可超过100次/分钟。这是因为心脏功能受损,机体为了满足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通过加快心率来代偿,就像机器运转不畅时需要加快转速来维持一定的工作效率。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心率本身相对较快,若扩张型心肌病患儿出现心率异常增快,更应引起重视,因为儿童的心脏储备功能相对较弱,心率过快会进一步加重心脏负担。
心律不齐:常见心律失常,如早搏、心房颤动等。可通过听诊发现心律不规则,早搏时可听到提前出现的心跳,之后有较长的代偿间歇;心房颤动时则表现为心律绝对不齐、心音强弱不等、脉搏短绌等。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心肌病变导致心肌细胞电生理特性改变有关,心房颤动在成年患者中较为常见,而儿童患者相对少见,但一旦出现,对心脏功能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
心力衰竭相关体征
肺部体征:左心衰竭时可出现肺部湿性啰音,多位于两肺底,是由于肺淤血导致肺泡内有渗出液,听诊时可闻及细小水泡音。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湿性啰音可从肺底向上蔓延,甚至布满全肺。对于老年患者,本身肺功能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减退,肺淤血时更易出现肺部体征的异常,且由于老年人反应相对迟钝,可能心力衰竭的症状表现不典型,但肺部体征可能是较早出现的异常表现之一。儿童患者出现肺部湿性啰音时,需要结合其年龄特点,因为儿童的呼吸系统解剖结构与成人不同,肺淤血的表现可能有其自身特点,且儿童对呼吸困难的表达可能不准确,需要医护人员仔细听诊判断。
体循环淤血体征:右心衰竭时可出现颈静脉怒张,这是因为体循环淤血导致静脉回流受阻,颈静脉压力升高,表现为颈静脉充盈、怒张,坐位时颈静脉怒张更明显,其高度可超过锁骨上缘至下颌角距离的1/3。还可出现肝大、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肝大是由于肝脏淤血肿大,质地一般中等,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是指压迫肝脏时,颈静脉怒张更明显,这是右心衰竭的重要体征之一。对于妊娠期女性患者,发生扩张型心肌病时,由于妊娠期间心血管系统的生理变化,体循环淤血的体征可能会有所不同,需要特别注意与正常妊娠生理变化相鉴别。而对于小儿患者,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的检查相对较难操作,但一旦发现颈静脉怒张、肝大等表现,要高度警惕右心衰竭的可能。
其他体征
周围血管征: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脉压差减小,脉搏细弱等周围血管征,这与心脏输出量减少有关。因为心脏泵血功能下降,向外周动脉输送的血液量减少,导致脉压差减小,脉搏触之细弱无力。对于不同性别患者,在扩张型心肌病中出现周围血管征的情况可能无明显性别差异,但需要结合患者整体病情进行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