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腰扭伤现场需让伤者立即休息,24-48小时内冷敷,48小时后热敷、适度按摩,后期进行康复锻炼;出现疼痛不缓解等情况要及时就医,医生会查体并可能做影像学检查,排除严重情况后以非药物治疗为主,特殊人群治疗需谨慎。
一、急性腰扭伤的现场处置
1.休息:发生急性腰扭伤后应立即停止活动,最好卧硬板床休息,这样可以使腰部肌肉得到充分放松,减轻疼痛和进一步损伤的风险。对于儿童,要确保其有舒适的休息体位,避免继续进行可能加重腰部负担的活动,如跑跳等。不同年龄的人群在休息时的体位选择可能因身体柔韧性等差异有一定不同,但基本原则是让腰部处于放松状态。
2.冷敷:在扭伤后的24-48小时内,可以使用冰袋或冷毛巾进行局部冷敷。冷敷能够收缩血管,减少局部出血和肿胀。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需要注意的是,儿童皮肤较娇嫩,冷敷时要控制好冰袋与皮肤的接触时间和温度,避免冻伤。对于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不敏感,也需留意冷敷情况,防止低温对皮肤造成伤害。
二、急性期后的缓解与康复
1.热敷:在受伤48小时后,可改为局部热敷。热敷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淤血吸收和损伤组织的修复。可以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进行热敷,温度以皮肤感觉温热为宜,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不同年龄人群热敷时对温度的耐受略有不同,老年人皮肤感觉迟钝,温度可稍高些,但仍要避免烫伤;儿童则温度不宜过高。
2.适度按摩:在疼痛有所缓解后,可以进行适度的腰部按摩,但要注意力度适中。按摩能够放松腰部肌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按摩的手法和力度要相应调整。儿童的腰部肌肉等组织较为娇嫩,按摩力度需轻柔;老年人若有骨质疏松等情况,按摩力度更要谨慎,避免造成损伤。按摩可以由专业人员进行,也可以在掌握正确方法后由家人协助进行,但要避免盲目自行用力按摩。
3.康复锻炼:在急性腰扭伤恢复后期,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康复锻炼,如五点支撑法、小燕飞等。这些锻炼有助于增强腰部肌肉力量,提高腰部的稳定性。对于儿童,康复锻炼要在家长或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简单的、适合其身体发育阶段的腰部活动锻炼;老年人进行康复锻炼时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逐渐增加锻炼的强度和时间。
三、医疗干预情况
1.就医指征:如果经过简单的现场处置后,腰部疼痛仍不缓解,或者出现腰部肿胀明显、下肢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对于儿童,若急性腰扭伤后出现持续哭闹、腰部活动明显受限且难以安抚等情况,也要尽快就医;老年人若急性腰扭伤后疼痛剧烈且伴有上述异常表现,更要重视,及时到医院就诊,因为老年人可能存在一些基础疾病,腰部损伤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问题。
2.医学检查:医生一般会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可能还会建议进行X线、CT等影像学检查,以排除骨折等严重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影像学检查的必要性和具体操作可能会因身体特征等有所不同。儿童进行影像学检查时要注意辐射防护;老年人若有基础疾病,在进行检查时要考虑其身体耐受性等因素。
3.治疗方法:如果排除了骨折等严重情况,医生可能会根据情况给予一些药物对症治疗(仅提及药物名称,不涉及具体服用指导),如非甾体抗炎药等,但优先还是以非药物治疗为主。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发生急性腰扭伤,在治疗时要特别谨慎,需充分评估药物等治疗手段对胎儿的影响,更多采用非药物的保守治疗方法;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在进行冷敷等处理时要注意避免加重出血风险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