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扭伤需分急性期处理、缓解疼痛与消肿、恢复期康复训练、生活方式调整及特殊人群注意事项来应对。急性期要休息、冷敷;缓解疼痛与消肿可药物辅助、加压包扎;恢复期进行腰部伸展运动、核心肌群训练;生活中要纠正姿势、避免劳累;儿童要谨慎恢复且密切观察,老年人恢复慢要注意避免加重基础疾病等。
一、急性期处理
1.休息:腰肌扭伤后应立即停止导致扭伤的活动,尽量多休息,避免腰部再次受力加重损伤。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休息都是首要的,例如儿童玩耍时扭伤腰肌,需要安静休息;女性在日常家务劳动中扭伤,也需停下手中家务卧床或静坐休息。休息能让腰部肌肉放松,减少进一步损伤的可能。
2.冷敷:在扭伤后的24-48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扭伤部位,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冷敷可以收缩血管,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不同年龄段人群冷敷时需注意温度和时间,儿童皮肤较娇嫩,冷敷时间不宜过长,温度也不宜过低;成年人冷敷相对可稍长些,但也需遵循上述时间范围。
二、缓解疼痛与消肿
1.药物辅助(非甾体抗炎药):如果疼痛较为明显,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消肿,但要注意不同人群的用药差异。例如儿童一般不优先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可选择其他更温和的缓解疼痛方式;成年人根据病情可适当选用。不过非药物干预无效且疼痛影响生活时才考虑药物。
2.加压包扎:对于肿胀明显的情况,可以用弹性绷带对腰部进行加压包扎,这样有助于减轻肿胀。但包扎时力度要适中,过紧会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达不到消肿效果,不同年龄和体型的人群包扎力度和松紧度需适当调整。
三、恢复期康复训练
1.腰部伸展运动:在疼痛和肿胀有所缓解后,可以进行腰部伸展运动。例如仰卧位,双腿屈膝,双手抱住双膝,将双膝拉向胸部,保持10-15秒,然后放松,重复进行。不同年龄人群运动强度不同,儿童可在家长帮助下轻柔进行,成年人可逐渐增加力度和次数。通过伸展运动可以增强腰部肌肉的柔韧性和力量。
2.核心肌群训练:包括平板支撑等训练。平板支撑时,双肘和双脚支撑身体,保持身体呈一条直线,坚持一定时间,逐渐增加时间。核心肌群训练有助于增强腰部的稳定性,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伏案工作的人腰部力量相对较弱,更需要加强核心肌群训练来预防再次扭伤;而经常运动的人也可通过核心肌群训练保持腰部良好状态。
四、生活方式调整
1.姿势纠正:无论是坐着还是站立,都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坐着时应保持腰部挺直,臀部靠满椅子;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腰部放松。不同年龄和职业的人群都需要注意姿势,例如学生长时间伏案学习要保持正确坐姿,上班族长时间坐在办公桌前也要注意坐姿和站姿,避免腰部长期处于不良姿势导致再次损伤。
2.避免劳累:在恢复期要避免过度劳累,如长时间弯腰搬重物等。不同生活方式的人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活动量,例如家庭主妇要合理安排家务劳动量,避免一次连续长时间弯腰做家务;体力劳动者则要在医生指导下逐步恢复工作强度。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腰肌扭伤后恢复要更加谨慎,因为儿童骨骼肌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除了上述一般处理外,家长要密切观察儿童腰部情况,若疼痛持续不缓解或出现其他异常症状,如腰部活动严重受限等,要及时就医,且在康复训练时要采用非常轻柔的方式,避免对儿童腰部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2.老年人:老年人腰肌扭伤后恢复相对较慢,且老年人可能伴有骨质疏松等基础疾病。在处理时要更加注意避免加重骨质疏松相关问题。例如冷敷温度要适中,康复训练要更加缓慢轻柔,同时要注意补充钙质等营养物质,促进腰部损伤恢复,并且要定期就医复查腰部情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