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治疗包括一般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如休息活动、饮食、戒烟限酒)、药物治疗(改善心肌重构的ACEI、ARB、β受体阻滞剂,利尿药物,控制心律失常药物)、器械治疗(CRT、ICD)、心脏移植,还需注意特殊人群如年轻女性、有特殊生活方式、有基础病史患者的相关注意事项。
一、一般治疗
1.生活方式调整
休息与活动:年轻人心肌病扩大时需保证充足休息,避免过度劳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病情稳定后可适当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等,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因为过度劳累会加重心脏负担,不利于病情恢复。
饮食:采用低盐饮食,每日盐摄入量控制在3-5克左右,减少水钠潴留,减轻心脏负荷。同时,保证营养均衡,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类、新鲜蔬菜水果等,以维持身体正常代谢,促进心脏功能恢复。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会对心脏造成损害,加重心肌病病情,所以必须戒烟限酒。
二、药物治疗
1.改善心肌重构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卡托普利等,可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延缓心肌重构,降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和死亡率。但要注意监测血钾及肾功能,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干咳等不良反应。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例如氯沙坦,作用机制与ACEI类似,但无干咳不良反应,适用于不能耐受ACEI干咳的患者,同样可改善心肌重构。
β受体阻滞剂:像美托洛尔等,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长期应用能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率,但需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密切观察心率、血压等变化。
2.利尿药物:若患者有水肿等体液潴留表现,可使用利尿剂,如呋塞米等,通过促进尿液排出,减轻心脏前负荷,但要注意防止电解质紊乱,定期监测血钾、血钠等指标。
3.控制心律失常药物:如果出现心律失常,根据心律失常的类型选用相应药物,如存在快速性心律失常,可选用胺碘酮等,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
三、器械治疗
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对于存在心脏不同步收缩的患者,CRT可通过调整左右心室收缩顺序,改善心脏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和生活质量。一般适用于心脏收缩不同步、左心室射血分数降低的患者。
2.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ICD):若患者有发生恶性心律失常的高危风险,如心肌病导致的室性心动过速等,ICD可在患者发生恶性心律失常时及时除颤,挽救生命。
四、心脏移植
对于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效果不佳的终末期心肌病患者,心脏移植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但由于供体来源有限等问题,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谨慎选择。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年轻女性患者:在药物选择上需考虑药物对生殖系统的影响,部分药物可能对生育有潜在影响,用药时应与医生充分沟通,权衡利弊。
2.有特殊生活方式的患者:对于仍有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的年轻患者,要加强健康宣教,督促其改变生活方式,因为不良生活方式会显著影响心肌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3.有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果患者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等,在治疗心肌病的同时,需兼顾基础疾病的治疗,选择不相互冲突且能协同改善病情的治疗方案,如高血压合并心肌病患者在使用降压药物时,要选择对心脏有保护作用的降压药物,同时不加重心肌病的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