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性心肌病核素检查可见心室功能方面整体心室功能减低、心室容积改变,心肌灌注方面有心肌灌注缺损、心肌灌注分布不均匀,心肌代谢方面有心肌葡萄糖代谢减低,不同年龄、性别患者有一定差异但核心表现基于心肌病理改变。
一、心室功能方面的异常
(一)整体心室功能减低
核素检查可通过门控心血池显像等方法评估心室功能,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常表现为左心室或双心室射血分数(EF)降低,正常成人EF值一般大于50%,而扩张性心肌病患者EF值多低于50%,同时心室短轴缩短率也会降低,短轴缩短率正常约为25%-40%,患者此指标会相应下降,这反映了心肌整体收缩功能的减退,与心肌细胞的变性、坏死及纤维化等导致心肌收缩力减弱有关,不同年龄、性别患者可能因基础身体状况不同而有一定差异,但核心的收缩功能减低表现是一致的,病史较长的患者可能心功能减低更明显。
(二)心室容积改变
1.心室腔扩大:核素显像可见左心室或双心室腔扩大,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EDV)和收缩末期容积(ESV)均增大,正常左心室EDV男性约为(105±20)ml/m2,女性约为(95±18)ml/m2,ESV男性约为(38±10)ml/m2,女性约为(35±8)ml/m2,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这些容积指标会超出正常范围,心室腔的扩大是心肌重构的表现之一,年龄较大的患者可能因长期心肌病变导致心室腔扩大更为显著,女性患者在相同病情程度下可能因生理特点与男性有一定差异,但主要表现为容积增大。
二、心肌灌注方面的异常
(一)心肌灌注缺损
通过核素心肌灌注显像可发现心肌灌注异常,表现为局部或节段性的心肌灌注缺损区,这是因为心肌细胞受损、缺血或纤维化等原因导致局部心肌血流灌注减少。不同部位的心肌灌注缺损提示相应供血区域的心肌存在病变,例如左前降支供血区域出现灌注缺损可能与该区域心肌受损相关,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血管老化等因素可能使心肌灌注缺损的发现相对更易,但主要是基于心肌本身的病理改变导致灌注异常,性别差异在此方面相对不突出,病史较长且病情较重的患者心肌灌注缺损的范围可能更广泛。
(二)心肌灌注分布不均匀
核素检查显示心肌灌注分布不均匀,在扩张性心肌病患者中,可见心肌不同区域灌注情况不一致,有的区域灌注相对正常,有的区域灌注减低,这种不均匀分布反映了心肌病变的非均一性,可能与心肌细胞受损程度不同、纤维化分布差异等有关,年龄较小的患者如果患扩张性心肌病,其心肌灌注分布不均匀的表现可能与成年患者有相似的病理基础,但因心肌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可能在病变发展过程中有其自身特点,女性患者在心肌灌注分布不均匀的表现上与男性患者主要基于病理改变,无本质性别差异,但需结合个体病史等综合判断。
三、心肌代谢方面的异常
(一)心肌葡萄糖代谢减低
利用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PET)等核素代谢显像方法可发现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肌葡萄糖代谢减低,心肌细胞代谢活性降低,因为心肌细胞功能受损,能量代谢发生改变,正常心肌细胞依赖葡萄糖进行有氧代谢提供能量,而患病心肌细胞代谢能力下降,导致葡萄糖摄取和利用减少,不同年龄患者由于基础代谢率不同,心肌葡萄糖代谢减低的程度可能有所不同,年龄较大的患者基础代谢率相对较低,可能在代谢减低表现上与年轻患者有一定差异,但核心是代谢活性的降低,女性患者在心肌葡萄糖代谢方面的异常表现与男性患者主要由心肌病变决定,病史较长的患者心肌葡萄糖代谢减低可能更明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