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分娩方式的选择需综合多方面因素,阴道分娩适用于轻度及经适当治疗后病情稳定的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且符合相应条件的情况,产程中要监测血压、胎心、宫缩等;剖宫产适用于阴道分娩有禁忌证或病情控制不佳的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情况,剖宫产有手术风险且术后需加强管理,最终由多学科团队评估制定个体化分娩方案以保障母婴安全。
一、阴道分娩
1.适用情况:
轻度妊娠期高血压:孕妇一般情况良好,胎儿状况正常,宫颈条件成熟时可考虑阴道分娩。例如,产妇血压控制较为平稳,收缩压多在140-150mmHg以下,舒张压在90-100mmHg以下,胎儿大小适中,胎位正常,宫颈Bishop评分较高(≥6分)时,可尝试阴道试产。这是因为阴道分娩对于产妇的创伤相对剖宫产较小,产后恢复相对较快,但需要密切监测产程中孕妇的血压、胎心等情况。
经适当治疗后病情稳定的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经过降压、解痉等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如血压能够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母体重要脏器功能无明显损害,胎儿宫内状况良好,也可在严密监护下尝试阴道分娩。在产程中要持续监测产妇的血压、胎心、宫缩等情况,一旦出现异常情况需及时处理。
2.产程中的监护:
血压监测:应每15-30分钟监测一次血压,因为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在产程中血压可能波动较大,及时监测血压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血压异常升高,以便采取相应措施。例如,若血压突然升高至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10mmHg,需立即给予降压处理。
胎心监测:持续进行胎心监护,了解胎儿在宫内的氧供情况。正常胎心率为110-160次/分钟,若出现胎心率异常,如胎心过缓(<110次/分钟)或胎心过速(>160次/分钟),或胎心监护出现频繁的晚期减速、变异减速等,提示胎儿可能存在宫内缺氧,需及时处理,必要时改行剖宫产。
宫缩监测:观察宫缩的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了解产程进展情况。但要注意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在宫缩时血压可能会进一步升高,需密切关注血压变化与宫缩的关系。
二、剖宫产
1.适用情况:
阴道分娩存在禁忌证:如果产妇存在严重的妊娠期高血压并发症,如重度子痫前期出现严重的心、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损害,如出现心力衰竭、脑出血、肾功能衰竭等;或胎儿存在严重宫内窘迫,经阴道试产无法改善;或胎位异常为横位等不宜阴道分娩的胎位时,应行剖宫产。例如,产妇出现头痛剧烈、频繁呕吐,经检查考虑为颅内压升高,提示可能发生脑出血,此时为了保障产妇生命安全,需立即行剖宫产终止妊娠。
病情控制不佳的中重度妊娠期高血压:经过积极治疗后病情仍难以控制,如血压持续居高不下,经降压等处理效果不理想,继续妊娠可能会对母体和胎儿造成更严重的危害时,也应考虑剖宫产。比如,产妇经过规范的降压治疗后,血压仍反复升高至收缩压>160mmHg或舒张压>110mmHg,且伴有头痛、视物模糊等症状加重,此时继续妊娠风险较大,需剖宫产终止妊娠。
2.剖宫产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影响及注意事项:
手术风险:剖宫产手术本身对于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存在一定风险,如术中出血可能较正常产妇增多,因为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可能存在子宫胎盘血管痉挛等情况,导致子宫收缩欠佳,术中出血风险增加。同时,术后发生感染的风险也可能相对较高,因为产妇本身存在高血压等基础疾病,机体抵抗力相对较低。
术后管理:术后需密切监测产妇的血压、子宫收缩情况、阴道出血情况等。继续给予降压、解痉等治疗,维持产妇的血压稳定,促进身体恢复。对于胎儿,术后要加强新生儿的监护,因为剖宫产娩出的新生儿可能存在呼吸、循环等方面的风险相对较高,需注意保暖、呼吸管理等。
在决定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分娩方式时,需要综合考虑产妇的病情严重程度、胎儿状况、宫颈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由产科医生、妇产科专家等多学科团队进行充分评估后制定个体化的分娩方案,以保障母婴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