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病可引发活动无耐力、气体交换受损、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及焦虑等问题。活动无耐力与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及机体氧供需失调有关,表现为活动后疲劳等;气体交换受损与左心衰竭致肺淤血、肺水肿有关,表现为呼吸困难等;心律失常与心肌受损、电解质紊乱有关,表现为心悸等;心力衰竭与心肌收缩力减退、心脏负荷过重及感染等有关,表现为呼吸困难等;焦虑与疾病预后不确定、不适症状有关,表现为紧张等。
一、活动无耐力
1.相关因素
与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输出量减少有关。不同年龄人群,如儿童若存在先天性心肌病,会影响心脏正常泵血功能;成年人长期患心肌病也会导致活动耐力下降。生活方式上,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本身心肺功能基础差,患心肌病时活动无耐力表现更明显。有心肌病病史的人群,心脏功能已受损,活动耐受力较常人低。
与机体氧的供需失调有关。心肌病患者心脏供血能力受限,在活动时机体对氧的需求增加,但心脏不能充分供应,导致氧的供需失衡,出现活动无耐力。
2.表现
患者自述活动后易疲劳、气短、心悸等。儿童可能表现为玩耍时容易倦怠、不愿活动;成年人则在日常活动如快走、爬楼梯等时出现上述症状。
观察可见活动时心率、呼吸加快,休息后恢复缓慢。不同年龄的人群心率、呼吸变化有一定差异,儿童基础心率较快,活动后变化更明显;成年人基础心率相对稳定,但患心肌病时活动后心率、呼吸改变也较显著。
二、气体交换受损
1.相关因素
与左心衰竭致肺淤血有关。心肌病患者若出现左心衰竭,左心房压力升高,肺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肺淤血,影响气体交换。各年龄段人群均可发生左心衰竭导致的肺淤血,但儿童先天性心肌病导致左心衰竭的情况需特别关注,其心肺功能发育尚未成熟,肺淤血对呼吸功能影响更大。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人群,如长期吸烟的成年人,本身肺功能有一定损害,患心肌病时气体交换受损更严重。有心肌病病史且未有效控制的患者,左心衰竭发生风险高,气体交换受损更明显。
与肺水肿有关。心肌病发展到一定阶段可能出现肺水肿,肺泡和间质液体增多,影响气体在肺泡与血液之间的交换。
2.表现
呼吸困难,轻者在活动时出现,重者静息时也可发生。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鼻翼扇动;成年人呼吸困难可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喘息、端坐呼吸等。
发绀,口唇、甲床等部位出现青紫。不同肤色人群发绀表现有差异,但本质是机体缺氧的体现。
三、潜在并发症:心律失常
1.相关因素
与心肌受损、心肌电活动不稳定有关。心肌病导致心肌细胞结构和功能改变,使心肌电活动异常,容易引发心律失常。不同年龄人群心肌受损原因不同,儿童可能因先天性心肌病导致心肌结构异常,成年人可能因扩张型心肌病等导致心肌受损。生活方式中,长期饮酒的成年人患心肌病后更易出现心肌电活动不稳定,增加心律失常风险。有心肌病病史且病情控制不佳的患者,心肌受损持续存在,心律失常发生风险高。
与电解质紊乱有关。心肌病患者可能出现钠、钾等电解质代谢紊乱,影响心肌细胞的电生理特性,诱发心律失常。例如低血钾时,心肌细胞的兴奋性、自律性等发生改变,容易导致心律失常。
2.表现
心悸、头晕、黑矇,严重时可出现晕厥。儿童可能表现为烦躁不安、哭闹等;成年人则能明确表述心悸等不适。
心电图检查可见各种心律失常表现,如早搏、心动过速、房室传导阻滞等。
四、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
1.相关因素
与心肌收缩力减退、心脏负荷过重有关。心肌病使心肌收缩力下降,心脏射血功能减弱,同时如果患者存在容量负荷或压力负荷过重情况(如高血压导致的后负荷增加等),更容易诱发心力衰竭。不同年龄人群心脏负荷情况不同,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心肌病时,心脏负荷情况复杂;成年人高血压性心肌病患者,后负荷过重是诱发心力衰竭的重要因素。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感染等因素可加重心脏负荷,增加心力衰竭发生风险。有心肌病病史且未规范治疗的患者,心脏功能逐渐受损,容易发展为心力衰竭。
与感染、心律失常等因素有关。感染可加重心脏负担,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若未得到有效控制,也会影响心脏正常泵血功能,导致心力衰竭。
2.表现
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咳嗽、咳痰,初期可能为白色泡沫痰,严重时为粉红色泡沫痰。儿童可能出现呼吸频率加快、喂养困难等;成年人则有典型的呼吸困难表现。
体循环淤血表现,如肝大、颈静脉怒张、下肢水肿等。不同年龄人群体循环淤血表现有差异,儿童肝大可能通过腹部触诊发现,成年人颈静脉怒张等表现更易观察。
五、焦虑
1.相关因素
与疾病预后不确定有关。心肌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患者对疾病的发展、治疗效果等不确定,容易产生焦虑情绪。各年龄人群都可能因疾病预后不确定而焦虑,儿童可能因家长的担忧而间接受到影响,成年人则更直接地面对疾病预后的不确定性。生活方式中,性格内向、对健康关注度高的人群更容易因心肌病产生焦虑。有心肌病病史且病情反复的患者,对疾病预后更担忧,焦虑情绪更明显。
与疾病引起的不适症状有关。心肌病带来的呼吸困难、活动无耐力等不适症状,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导致焦虑。
2.表现
患者表现为紧张、不安、失眠、易激惹等。儿童可能出现哭闹、情绪不稳定等;成年人则有明确的情绪变化,如烦躁、对周围事物敏感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