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张性心肌病存活率受多种因素影响,总体未经治疗预后差,5年存活率约40%、10年约25%;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均有影响;药物治疗规范用药可提高存活率,符合指征的CRT治疗能提高存活率和生活质量,终末期可考虑心脏移植;儿童、老年、女性患者有各自需注意的存活率相关事项。
一、扩张性心肌病的整体存活率情况
扩张性心肌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肌疾病,其存活率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总体而言,未经治疗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预后较差。据相关研究,确诊后的5年存活率约为40%左右,10年存活率约为25%左右。但这只是一个大致的统计数据,实际情况因个体差异而有很大不同。
(一)年龄因素的影响
年轻患者相对来说可能具有一定的代偿能力,但随着病情进展,若未得到有效干预,存活率也会逐渐降低。而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这些因素会进一步影响扩张性心肌病的预后,导致存活率相对更低。例如,老年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在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情况下,心脏功能更容易恶化,发生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增加,从而影响整体的存活率。
儿童时期患扩张性心肌病较为罕见,但一旦发病,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脏的代偿和修复能力与成人不同,病情进展可能更为迅速,存活率也往往不容乐观。
(二)性别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在无其他显著差异的情况下,男性和女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存活率并没有绝对的明显性别差异,但女性患者在一些特殊时期,如妊娠期间,心脏负担加重,可能会对病情产生不利影响,从而影响存活率。而男性患者如果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大量吸烟、酗酒等,也会加重心脏损害,降低存活率。
(三)生活方式因素的影响
1.吸烟:吸烟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收缩、动脉硬化等,增加心脏的负担,加速扩张性心肌病的病情进展,降低存活率。有研究表明,吸烟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比不吸烟的患者心脏功能恶化更快,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更高。
2.酗酒:长期大量饮酒会直接毒害心肌,引起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等,加重扩张性心肌病的病情。酗酒的患者心脏功能衰退速度往往比非酗酒者快,存活率相对较低。
3.运动:适当的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脏功能,提高存活率。但过度运动或不恰当的运动方式可能会加重心脏负担。合理的运动锻炼可以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从而对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的存活率产生积极影响;而缺乏运动则会使患者的心肺功能下降,不利于病情控制。
(四)病史因素的影响
1.基础疾病: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病情往往更为复杂,预后更差。例如,高血压会持续增加心脏的后负荷,促使心脏肥厚和扩大,加速扩张性心肌病的发展;糖尿病会影响血管和神经,导致心脏自主神经病变等,进一步损害心脏功能,从而降低存活率。
2.既往心力衰竭发作史:曾经有过心力衰竭发作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再次发生心力衰竭的风险明显升高,且每次心力衰竭发作都会对心脏功能造成进一步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存活率。
二、影响扩张性心肌病存活率的治疗相关因素
(一)药物治疗
1.药物种类及作用:目前常用的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ACEI/ARB类药物可以抑制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减轻心脏的后负荷,延缓心室重构,改善患者的预后;β受体阻滞剂可以减慢心率,降低心肌耗氧量,长期应用有助于改善心肌重构,提高存活率。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则可以抑制醛固酮的有害作用,减少心肌纤维化等。
2.规范用药对存活率的影响:患者规范服用上述药物可以显著提高存活率。研究显示,长期规律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其死亡率明显降低。但如果患者不能规范用药,随意增减药量或停药,会导致病情反复,存活率下降。
(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
对于符合指征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进行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可以改善心脏的收缩不同步现象,提高心脏的泵血功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质量。一般来说,心功能较差、存在心脏不同步的患者在接受CRT治疗后,生存率会有较为显著的提升。
(三)心脏移植
对于终末期的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脏移植是改善预后、提高存活率的重要手段。但心脏移植面临着供体短缺、免疫排斥反应等问题,且术后需要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并发症,但对于合适的患者来说,心脏移植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
三、特殊人群扩张性心肌病存活率的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儿童扩张性心肌病患者由于其生长发育的特殊性,需要更加密切的监测和个体化的治疗。家长应严格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定期带患儿进行复查,关注患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心脏功能变化。同时,要为患儿营造健康的生活环境,保证充足的营养供应,但要避免过度喂养导致体重过重增加心脏负担。
(二)老年患者
老年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合并基础疾病多,在治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要谨慎选择药物,密切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同时,要加强基础疾病的管理,如严格控制血压、血糖等。在生活上,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家属要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康复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
(三)女性患者
妊娠期间的女性扩张性心肌病患者需要特别关注心脏功能变化,应在医生的指导下密切监测,根据心脏功能情况决定是否继续妊娠以及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非妊娠期间的女性患者要注意避免使用可能影响心脏功能的药物,如某些避孕药等,在进行运动等生活方式调整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以维持较好的心脏功能,提高存活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