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气血虚可致脱发,现代医学从多方面推测其机制,气血虚致脱发有特定人群特点,可通过饮食调整(多摄入补气血食物、合理搭配饮食)、生活方式调整(充足睡眠、适度运动)、情绪调节来应对,脱发严重时需及时就医。
气血虚导致脱发的具体机制推测
营养供应方面:气有推动血液运行以输送营养物质的作用,血虚则血液量不足,气也可能随之不足,那么营养物质就不能有效地输送到毛囊部位。毛发的生长需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营养供应不足会使毛囊的正常代谢受到影响,毛发的生长速度减慢,甚至进入休止期,从而导致脱发增多。
激素水平调节:气血虚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进而影响激素水平。例如,雄激素的代谢等可能会因为气血虚而出现紊乱,而雄激素水平的异常与脱发(尤其是雄激素性脱发)有密切关系。当雄激素水平失衡时,毛囊微小化,毛发逐渐变细、变软,最终脱落。
气血虚导致脱发的人群特点
女性:女性相对更容易出现气血虚的情况,比如在月经周期中会有失血,若本身气血不足,再加上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如节食减肥导致营养摄入不足等,更容易出现气血虚进而引发脱发。而且女性在产后身体较为虚弱,也容易出现气血虚,从而导致脱发。
特定年龄段人群
中青年:中青年人群如果长期处于高压力状态下,生活不规律,如经常熬夜、过度劳累等,容易耗伤气血,进而出现脱发情况。例如一些从事高强度脑力工作的人群,长期精神紧张,气血消耗过多,就比较容易发生脱发。
老年人: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身体机能逐渐衰退,气血生化不足,也容易出现气血虚的情况,从而导致脱发。这是因为老年人脾胃功能减弱,气血生成来源减少,再加上机体自身的衰老变化,使得气血虚更容易发生,进而影响毛发的生长。
有特殊病史人群:患有一些慢性疾病的人群,如贫血、慢性肝病等,本身就存在气血虚的病理基础,更容易出现脱发症状。例如贫血患者,由于血液中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携氧能力下降,导致毛囊等组织器官缺氧,影响毛发的正常生长,从而加重脱发情况。
应对气血虚导致脱发的非药物干预措施
饮食调整
多摄入补气血食物:可以多吃一些富含铁、蛋白质等有助于补气血的食物。像瘦肉、动物肝脏(如猪肝)富含铁元素,能促进血红蛋白的合成,有助于改善血虚情况;豆类、蛋类、奶类等富含优质蛋白质,是气血生化的基础物质。常见的补气血食物还有红枣,红枣具有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可以煮粥、煲汤等食用;桂圆也是补气血的佳品,能补益心脾、养血安神。
合理搭配饮食:保证饮食的均衡,摄入足够的蔬菜水果以获取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同时要避免过度节食等不良饮食习惯。例如,每餐合理搭配主食、蔬菜、肉类等,保证营养全面。
生活方式调整
充足睡眠:良好的睡眠是气血生化的重要保障。成年人一般需要保证7-8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夜间是身体进行气血修复和生成的重要时段,熬夜会严重影响气血的生成,进而加重脱发情况。所以要养成规律作息的习惯,尽量在晚上11点前入睡。
适度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运行。例如散步、太极拳等有氧运动,每周可以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运动能增强体质,促进血液循环,有助于改善气血虚的状态,从而对脱发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要注意运动强度适中,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气血耗伤。
情绪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中。因为情绪不良会影响气血的运行,例如长期的精神压力大可能导致肝郁气滞,进而影响气血的生成和运行。可以通过听音乐、冥想等方式来调节情绪,保持心态平和。
总之,气血虚可能与脱发存在一定关联,对于存在气血虚导致脱发情况的人群,可以通过上述非药物干预措施来改善气血状态,进而缓解脱发问题,但如果脱发情况较为严重,建议及时就医,明确具体病因,采取更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