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老年痴呆症患者需从日常生活照料、认知功能维护、精神行为管理和安全防护等方面进行护理,包括安排安全舒适居住环境、均衡饮食,进行记忆、定向力训练,安抚情绪、应对异常行为,防止走失和意外受伤等。
一、日常生活照料
1.居住环境安排
老年痴呆症患者居住环境应保持简洁、明亮且安全。要移除可能导致患者碰撞受伤的障碍物,如尖锐的家具边角等。地面应选择防滑材质,避免患者行走时滑倒。对于有认知障碍的老人,可在房间门口、重要通道等位置设置明显且简单易懂的标识,帮助患者识别方向,这是因为老年痴呆患者空间定向和认知能力下降,清晰的环境标识能减少其迷路等情况的发生。
保证室内温度适宜,一般维持在22℃-24℃左右,湿度保持在40%-60%,舒适的温湿度能让患者感觉更舒适,利于日常生活起居。
2.饮食护理
饮食应遵循均衡营养的原则。保证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可选择瘦肉、鱼类、豆类等优质蛋白质来源,蛋白质有助于维持患者身体的基本功能和大脑的部分代谢需求。例如,每周可安排2-3次鱼类摄入,鱼类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对大脑健康可能有一定益处。
多提供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蔬菜每日摄入量应在300g-500g,水果150g-300g,维生素对于维持身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抗氧化等有重要作用。同时,要控制盐分和糖分的摄入,避免高盐高糖饮食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而这些疾病可能会加重老年痴呆的病情发展。对于吞咽困难的患者,要调整饮食质地,如将食物制成糊状等,防止呛咳窒息。
二、认知功能维护
1.记忆训练
可以采用简单的物品记忆法,如每天让患者辨认并记住几种常见物品,如钥匙、水杯等,每次训练时间不宜过长,5-10分钟为宜,多次重复训练。因为老年痴呆患者记忆能力逐渐衰退,通过反复的物品记忆训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大脑记忆相关区域,延缓记忆衰退速度。
利用时间顺序进行事件回忆训练,比如让患者回忆当天早餐吃了什么、上午做了哪些事情等,从近期发生的事情开始,逐步引导患者回忆稍久远的事情,这有助于锻炼患者的时间定向和事件记忆能力。
2.定向力训练
带领患者进行室内外的定向训练,在室内让患者辨别不同房间的功能,如卧室、卫生间等;在室外时,让患者辨认街道名称、标志性建筑等。每次训练可结合地图等工具辅助,帮助患者建立空间和位置的定向概念。由于老年痴呆患者空间定向障碍明显,通过长期的定向力训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减少迷路等危险情况。
三、精神行为管理
1.情绪安抚
要时刻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当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时,应给予充分的陪伴和安抚。通过温和的语言交流,如用轻柔的语气询问患者的感受,回忆一些患者过去愉快的经历等方式来缓解其不良情绪。因为老年痴呆患者的情绪波动往往与其认知功能障碍相关,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日常护理的进行。
营造轻松愉悦的家庭氛围,家人可以多陪伴患者进行一些轻松的活动,如听轻柔的音乐、欣赏花卉等,音乐疗法和园艺疗法等非药物干预方式被证实对改善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情绪有一定帮助,能让患者感受到舒适和放松。
2.异常行为应对
当患者出现无目的wandering(徘徊)等异常行为时,要尝试引导患者进行一些简单的活动,如帮助患者参与简单的手工制作,如折纸等,转移其注意力。如果患者出现攻击性行为等较为严重的异常行为,要保持冷静,避免与患者发生正面冲突,尽量将患者转移到相对安全且安静的环境中,同时记录患者异常行为发生的时间、诱因等情况,以便更好地调整护理方式。
四、安全防护
1.防止走失
可以为患者佩戴带有身份信息的手环或卡片,上面注明患者的姓名、家庭住址、联系人及联系方式等信息。这样在患者走失时,有助于他人能快速联系到家属并送患者回家。同时,在患者经常活动的区域安装监控设备,便于及时发现患者的行踪,尤其是在户外等容易走失的环境中,监控能起到很好的防护作用。
对于有较强外出欲望的患者,家属可以在固定的时间段陪伴患者进行短距离的外出活动,并逐渐建立患者对固定活动区域的认知,减少走失风险。
2.防止意外受伤
定期检查患者的个人物品,如眼镜、假牙等是否放置妥当,确保患者能正常使用这些物品以避免因视力、咀嚼等问题导致受伤。对于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使用电器等情况要严格监管,避免患者误操作电器引发触电等危险。同时,在卫生间等容易滑倒的区域安装扶手,方便患者行走和起身,降低摔倒受伤的几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