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肌病是什么

来源:民福康

肌肉肌病是由遗传、感染、免疫、代谢等多种因素引发累及肌肉结构与功能致肌肉出现无力、萎缩、疼痛等异常的病变性疾病,病因涵盖遗传(部分由基因突变致,如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感染(某些病毒感染引发炎症反应致肌病)、代谢(糖、脂代谢紊乱影响肌肉能量供应)、免疫(自身免疫反应攻击肌肉致自身免疫性肌病),分类包括遗传性(如杜氏肌营养不良症等)和获得性(含感染性肌病、自身免疫性肌病、代谢性肌病),临床表现有肌肉无力、萎缩、疼痛、运动耐力下降,诊断靠血清肌酶检测、肌电图、肌肉活检、基因检测,治疗上遗传性多对症支持,获得性分感染性抗感染、自身免疫性用免疫抑制剂、代谢性针对代谢异常处理,特殊人群中儿童需重视早期诊断干预,老年注意监测代谢指标,女性用免疫抑制剂关注生殖系统,有家族遗传病史人群需遗传咨询基因检测等。

一、定义

肌肉肌病是一类由遗传、感染、免疫、代谢等多种因素引发的肌肉组织病变性疾病,其主要累及肌肉的结构与功能,导致肌肉出现无力、萎缩、疼痛等一系列异常表现。

二、病因构成

(一)遗传因素

部分肌肉肌病由基因突变所致,如杜氏肌营养不良症是因抗肌萎缩蛋白基因缺陷引发,该基因异常会使肌肉细胞结构与功能受损,进而逐步出现肌肉无力等症状,且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可在家族中垂直传递。

(二)感染因素

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等)感染可引发肌肉炎症反应,导致感染性肌病,病毒入侵肌肉组织后,会激活免疫细胞,引发炎症cascade,损伤肌肉细胞,出现肌肉疼痛、无力等表现。

(三)代谢异常

糖代谢紊乱时,如糖原累积病患者,体内糖原分解或合成障碍,肌肉能量供应不足;脂代谢异常也会影响肌肉的能量产生,从而导致肌肉功能异常,出现运动耐力下降等情况。

(四)免疫因素

自身免疫反应可攻击肌肉组织,引发自身免疫性肌病,如多发性肌炎,机体免疫系统错误地将肌肉视为外来抗原进行攻击,导致肌肉炎症、坏死,出现肌肉无力、萎缩等症状。

三、分类情况

(一)遗传性肌肉肌病

包括杜氏肌营养不良症、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症等,多由特定基因缺陷引起,呈现出家族遗传的发病特点,儿童及青少年时期易发病,病情会随年龄增长逐渐进展。

(二)获得性肌肉肌病

1.感染性肌病:由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肌肉引发,如病毒性肌炎主要因病毒感染肌肉组织导致炎症性病变。

2.自身免疫性肌病:如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等,机体免疫紊乱攻击肌肉,除肌肉无力外,部分患者还伴有皮肤损害等表现。

3.代谢性肌病:涵盖糖原累积病、线粒体肌病等,因体内糖、脂肪、线粒体等代谢途径异常,影响肌肉能量代谢,导致肌肉功能障碍。

四、临床表现特征

(一)肌肉无力

表现为肢体近端肌肉无力,如行走时上楼梯困难、蹲下后难以起身等,病情进展可能累及远端肌肉,影响日常生活活动。

(二)肌肉萎缩

随着病情发展,受累肌肉逐渐出现体积减小、消瘦,外观可见肌肉凹陷等情况,尤其在四肢肌肉较为明显。

(三)肌肉疼痛

部分患者可出现肌肉酸痛,活动后可能加重,疼痛程度因病情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有所不同。

(四)运动耐力下降

患者进行运动时,较常人更早出现疲劳感,运动持续时间明显缩短。

五、诊断方法

(一)实验室检查

血清肌酶检测,肌酸激酶等血清肌酶水平常升高,其升高程度与肌肉损伤程度相关;还可检测其他代谢相关指标,协助判断是否存在代谢性肌病。

(二)肌电图检查

呈现肌源性损害特点,如

运动单位电位时限缩短、波幅降低;

可见多相波增多等肌源性改变的电生理表现,有助于判断肌肉病变性质。

(三)肌肉活检

通过获取肌肉组织进行病理检查,观察肌肉细胞形态、结构变化,明确肌病的具体类型,如可发现肌肉细胞变性、坏死、炎症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

(四)基因检测

对于遗传性肌肉肌病,基因检测是重要诊断手段,能明确是否存在致病基因变异,如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可通过检测抗肌萎缩蛋白基因来确诊。

六、治疗原则

(一)遗传性肌肉肌病

目前多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如通过康复训练维持肌肉力量、改善运动功能等,延缓病情进展,但尚无根治性方法。

(二)获得性肌肉肌病

1.感染性肌病:针对病原体进行抗感染治疗,如病毒性肌炎使用抗病毒药物等控制感染,减轻肌肉炎症。

2.自身免疫性肌病: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调节免疫反应,抑制免疫系统对肌肉的攻击,如多发性肌炎可应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

3.代谢性肌病:针对代谢异常进行处理,如糖原累积病患者通过调整饮食等方式维持血糖稳定,保障肌肉能量供应。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儿童患者

遗传性肌肉肌病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如杜氏肌营养不良症多在儿童期发病,需重视早期诊断,尽早开始康复干预,以维持肌肉功能,家长应密切关注儿童运动发育情况,若出现行走延迟等异常及时就医。

(二)老年患者

老年人群代谢性肌病等可能较多见,需注意监测血糖、血脂等代谢指标,预防因代谢异常引发肌肉病变,日常生活中适度运动但避免过度劳累,以维持肌肉健康。

(三)女性患者

自身免疫性肌病等在女性中可能有一定发病特点,使用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时需关注药物对生殖系统等的影响,用药前充分评估风险,在医生指导下合理用药。

(四)有家族遗传病史人群

应进行遗传咨询,了解遗传方式和再发风险,建议进行基因检测,以便早期发现携带致病基因的个体,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如携带者妊娠时可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等。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肌病
肌病为肌肉的原发性结构或功能性病变故。中枢神经国际系统(CNS)下运动神经元末梢神经及神经肌肉接头处致力。疾病所致继发性肌软弱皆包括在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肥厚性心肌病可以治愈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肥厚性心肌病是不可以治愈的,但是可以缓解。 肥厚性心肌病,主要就是以心肌肥厚为特征,是因为病毒感染或者抵抗力低下,甚至于过度劳累,生活不规律,精神压力大等原因造成的。平时可以服用一些药物进行缓解,虽然他在心脏病中不是很严重,但容易发生猝死。平时除了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外,也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
肌病是什么病?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肌病指除高血压、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肺源性心脏病以外,以心脏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疾病,分原发性和继发性心肌病。原发性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限制型心肌病、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继发性心肌病包括酒精性心肌病、糖尿病心肌病、围生期心肌病、淀粉样变性心肌
肥厚型心肌病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哪些?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应该保持膳食的多样化,维持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和微量元素的摄入,但是不宜食用高脂肪的油腻性食物,进食过程中也不宜添加过多刺激性调味料,如果本身还存在抽烟、酗酒等不良习惯,还应该在医生的帮助下选择合适的方法戒断,肥胖和超重的患者还应该尽早减肥,使体重控制在安全稳定的范围内。此外,患者
得了酒精性心肌病怎么办?
刘虹宏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酒精性心肌病患者需强制戒酒,日常应避免饮用或者食用含有酒精成分的饮品以及食物。如果已经合并出现心力衰竭,则需卧床休息。可以适当食用蛋白质含量丰富以及其他营养丰富的食物,还需使用利尿剂以及扩张血管的药物缓解病情。体内缺乏b族维生素时,应积极补充此类物质。此外,患者在生活中需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可适当运
扩张性心肌病严重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扩张性心肌病是比较严重的。如果病人表现出了浑身乏力的症状,经检查是由于扩张性心肌病造成的,不及时治疗,造成心肌组织受到严重的损伤,便容易引发心力衰竭等一系列并发症,甚至还会危及到病人的生命。所以,患有扩张性心肌病的病人,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利尿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因此使
扩张型心肌病是怎样的疾病?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扩张型心肌病起病多缓慢,有时可达10年以上。症状以充血性心力衰竭为主,其中以气短和水肿最为多见。最初病人常感乏力,在劳动或劳累后气短,以后在轻度活动或休息时也有气短,或有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等情况。在现阶段的治疗技术下,对于扩张型心肌病没有太好的治疗方法,确诊后五年内大概死亡率为百分之五十,
尿毒症性心肌病严重吗?
杨光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尿毒症心肌病的预后,取决于尿毒症的严重程度。早期尿毒症病人,症状相对较轻,心肌损害的程度也不是很严重;晚期病人,大部分合并有多器官功能的衰竭,透析疗法仅能延长其寿命,但病死率仍然很高,其中一半的病人死于尿毒症心肌病,尤其是高龄,糖尿病,高血压,贫血者预后更差。肾脏移植可终止尿毒症心肌病的起始,逆转心
什么是肥厚型心肌病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肥厚型心肌病是一种心肌疾病,原因不明的,其特征为心室壁呈不对称性肥厚,常侵及室间隔,心室内腔变小,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根据左心室流出道有无梗阻分为梗阻性及非梗阻性肥厚型心肌病,可能和遗传等有关。以青壮年多见、常有家族史。
子宫腺肌病可以治愈吗?
周丹 副主任医师
北京医院 三甲
子宫腺肌症有治愈的可能,如果病人没有表现出临床症状,则不需要进行治疗,定期入院进行B超检查即可。如果病人在月经期间表现出痛经症状,应运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来缓解。如果病人子宫腺肌病表现出病灶局限或者严重月经紊乱的症状,可以入院进行病灶切除手术治疗。如果病情严重且没有生育要求,则要进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治疗
子宫腺肌病是不是子宫肌瘤?
张青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子宫腺肌病不是子宫肌瘤,这是属于两种疾病。子宫腺肌病主要症状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痛经、与月经周期无关的慢性盆腔痛、性欲减退等,可以通过影像学检查诊断。对于症状较轻且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使用非类固醇类消炎药如布洛芬等,对于有生育要求或年轻患者可以使用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对于无生育要求且症状严重的可
肥厚型心肌病严不严重
郗永安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 三级
肥厚型心肌病在原发性心肌病里,相对的来说预后比较好。即如果在成人诊断时,如果是非梗阻型,患者的寿命和没有心肌病的同龄人相同。所以肥厚型心肌病,不是很严重的疾病。肥厚型心肌病患者,需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以免耽误病情,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肌病吃什么药
郗永安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 三级
不同的心肌病治疗药物也不一样。比如扩张型心肌病主要针对心功能不全进行治疗,常用的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ACEI或ARB类药物,另外还有螺内酯、硝酸酯等。如果水潴留比较重,可以用利尿药物。其次,除了治疗心力衰竭以外,还需要预防心律失常,比如有房颤时,可以用胺碘酮进行治疗。还要给患者进行抗凝治疗,预防血栓栓塞性的中风。肥厚型梗阻型或是肥厚型心肌
扩张型心肌病怎么治疗
郗永安 主任医师
北京朝阳急诊抢救中心 三级
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目前主要是药物治疗主要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这是一个。那么它的药物主要的有所谓的金三角的话,就是一个是β受体阻滞剂,另外一个就是ACEI那个或者ARB这一类的药物。第三个就是盐皮质激素这方面的抑制剂,就比方说螺内酯,这个是它的主要的治疗药物基础。另外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可以使用其他的利尿剂。比方说呋塞米等等。如果这个病人在
扩张型心肌病是绝症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从治愈角度考虑,扩张型心肌病没有办法治愈,但是可以通过药物和规范治疗,延长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生存时间。扩张型心肌病是心肌病的一种类型,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可以通过长期服药以及规范治疗,延长扩张型心肌病由代偿期进入失代偿期的时间。
肥厚型心肌病怎样治疗
程轶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肥厚性心肌病治疗分为三类:第一类、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基础,针对流出道梗阻药物主要有β受体组织剂和非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治疗目一是减轻左心室流出道梗阻,主要是β受体组织剂和非二氢吡啶类抗钙通道阻滞剂,还有第二个就是针对心理衰竭治疗,疾病后期可出现左心室扩大左心室收缩功能减低、慢性心功能不全临床表现,治疗药物选择了与其他原因引起心力衰竭
酒精中毒性肌病症状和治疗
陈应柱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酒精中毒性肌病的临床症状包括肌无力、肌痛,还有后期的肌萎缩,甚至会出现激酶增高,这些都是酒精中毒性肌病的症状跟体征。治疗首方法有如下:第一,需要立即戒酒。第二,可以应用肌营养的药物,比如说ATP、辅酶A以及辅酶Q10等。第三,可以使用降低激酶的药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