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咽困难不一定是食道癌,多种疾病可致吞咽困难,如咽部的急慢性咽炎、咽后壁脓肿,食管的食管良性狭窄、食管憩室,神经系统的脑卒中、帕金森病等;食道癌引起的吞咽困难具进行性加重特点且伴其他症状;吞咽困难需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影像学的食管钡餐造影、CT、MRI,内镜的食管镜、胃镜)综合评估诊断。
一、可能导致吞咽困难的其他疾病
咽部疾病:
咽炎:急慢性咽炎时,咽部黏膜充血、肿胀,吞咽时会有异物感、疼痛,从而导致吞咽困难。例如急性咽炎多因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患者除吞咽困难外,还常伴有咽痛、发热等症状;慢性咽炎则多由急性咽炎反复发作、长期过度用嗓等原因导致,症状相对较轻,以咽部不适、异物感为主。
咽后壁脓肿:多由细菌感染引起,脓肿较大时会阻塞咽部,明显影响吞咽功能,患者常伴有发热、咽痛、颈部疼痛等表现,儿童相对多见,由于儿童咽部淋巴组织丰富,感染易扩散形成脓肿。
食管疾病:
食管良性狭窄:可由食管灼伤、食管腐蚀伤后瘢痕形成、食管结核等引起。患者有明确的相关病史,吞咽困难呈进行性加重,但一般进展相对缓慢,通过食管造影等检查可发现食管狭窄部位及程度。
食管憩室:是食管壁局部向外膨出形成的袋状突起。较小的憩室一般无明显症状,较大的憩室可因食物残留引起炎症、感染,导致吞咽困难,同时可能伴有吞咽时异物感、胸痛等症状,通过食管钡餐造影等检查可明确诊断。
神经系统疾病:
脑卒中:尤其是脑干梗死或出血时,可影响吞咽相关的神经功能,导致吞咽困难,常见于中老年人,多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基础病史,除吞咽困难外,还常伴有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清等症状。
帕金森病:多见于老年人,由于神经系统变性,影响吞咽肌群的协调运动,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吞咽缓慢,逐渐发展为吞咽困难,同时还伴有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等帕金森病的典型表现。
二、食道癌引起吞咽困难的特点
食道癌引起的吞咽困难具有进行性加重的特点,初期可能仅在吞咽固体食物时有哽噎感,随后逐渐发展为吞咽半流质食物困难,最后甚至唾液也难以咽下。这是因为食道癌肿瘤逐渐增大,阻塞食管腔,随着肿瘤的进展,阻塞程度越来越重。同时,食道癌患者还可能伴有消瘦、乏力、胸痛、呕血等症状,通过食管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三、吞咽困难的评估与检查
病史采集:详细询问患者吞咽困难出现的时间、进展速度、是否伴有其他症状(如胸痛、反酸、烧心、消瘦等)、既往病史(如食管疾病史、头部颈部放疗史、神经系统疾病史等)、用药史等。例如询问患者是否有长期服用可能导致食管损伤的药物,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等。
体格检查:包括颈部检查,查看是否有甲状腺肿大、咽部肿物等;腹部检查,了解腹部有无压痛、包块等。对于儿童患者,要特别注意是否有先天性食管畸形等情况。
辅助检查:
影像学检查:
食管钡餐造影:通过让患者吞咽钡剂,然后拍摄X线片,可观察食管的形态、蠕动情况以及是否有狭窄、充盈缺损等病变,对于初步筛查食管疾病有重要价值。
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食管与周围组织的关系,了解肿瘤的大小、位置、有无外侵等情况,有助于判断食道癌的分期等,对各年龄段患者均可进行,但儿童需注意辐射剂量。
MRI检查:对于软组织的分辨力优于CT,在评估食管癌的肿瘤范围、与周围血管神经的关系等方面有一定优势,尤其适用于对碘过敏的患者,但检查时间相对较长。
内镜检查:
食管镜:可直接观察食管腔内的病变情况,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是诊断食道癌等食管疾病的金标准。对于不同年龄段患者,操作时需注意相应的安全和操作规范,儿童由于食管较细,操作要更加轻柔。
胃镜:除了观察食管外,还可同时观察胃和十二指肠的情况,对于同时存在食管和胃部病变的患者更为适用。
总之,吞咽困难只是一个症状,很多疾病都可以引起,虽然食道癌会导致吞咽困难,但不能仅根据吞咽困难就诊断为食道癌,需要结合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及多项辅助检查综合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