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的发生受生物学、生活方式、疾病及其他多种因素影响,生物学因素有基因遗传及大脑结构与功能退变;生活方式因素包括缺乏认知活动、不健康饮食、吸烟与酗酒;疾病因素涉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抑郁症等精神疾病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其他因素有头部外伤和社会心理因素,这些因素均可增加老年痴呆发病风险。
一、生物学因素
1.基因遗传:某些特定基因的突变是老年痴呆的重要危险因素。例如,淀粉样前体蛋白基因、早老素1基因、早老素2基因等的突变,会导致淀粉样蛋白代谢异常,过量的淀粉样蛋白沉积在大脑中形成斑块,损害神经细胞,引发老年痴呆。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其患病风险比普通人群显著升高,研究表明,若家族中有明确的老年痴呆遗传基因携带者,后代发病风险可增加数倍。
2.大脑结构与功能退变:随着年龄增长,大脑会出现自然的结构和功能退变。大脑中的海马体等与记忆相关的区域会逐渐萎缩,神经细胞的数量减少,神经突触功能减退。例如,老年人的海马体体积较年轻时明显缩小,这会影响记忆的存储和提取功能,长期发展可能导致老年痴呆的发生。
二、生活方式因素
1.缺乏认知活动:长期缺乏脑力活动,如很少读书、看报、学习新技能等,会使大脑的神经可塑性降低。大脑神经细胞需要不断受到刺激来维持其功能和活性,缺乏认知刺激会导致神经细胞功能衰退更快。研究发现,经常参与脑力活动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的概率比很少参与的老年人低约30%-40%。
2.不健康饮食:高盐、高脂、高糖的饮食习惯是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长期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会导致血管动脉硬化,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例如,过多的油炸食品、奶油制品等富含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食物,会使大脑血管狭窄,供血不足,神经细胞因缺氧缺血而受损。同时,高糖饮食会引起血糖波动较大,长期高血糖会损伤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
3.吸烟与酗酒:吸烟时吸入的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会损害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影响大脑的血液灌注。长期吸烟的人患老年痴呆的风险比不吸烟者高。酗酒会直接损伤神经细胞,酒精代谢产物会对大脑神经细胞产生毒性作用,破坏神经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长期大量酗酒可显著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病几率。
三、疾病因素
1.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会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高血压会使脑血管承受过高的压力,导致血管损伤和破裂出血,或使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影响大脑供血。冠心病患者由于心脏供血不足,会间接导致大脑供血减少。而脑卒中(无论是缺血性还是出血性)会直接损伤大脑组织,破坏神经细胞和神经通路,在脑卒中后的康复过程中,患者患老年痴呆的概率明显升高。例如,有过脑卒中病史的患者,5年内患老年痴呆的风险比无脑卒中病史的人群高2-3倍。
2.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体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引起一系列代谢紊乱,导致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受损。高血糖会使神经细胞内的山梨醇积聚,干扰细胞的正常代谢;同时,高血糖引起的血管病变会影响大脑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滋养,长期糖尿病可显著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研究显示,糖尿病患者患老年痴呆的概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约1.5-2倍。
3.抑郁症等精神疾病:长期的抑郁症会影响大脑的神经递质平衡,如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这些神经递质与情绪、认知等功能密切相关,长期的神经递质失衡会导致神经细胞功能障碍,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此外,其他如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后期也常合并老年痴呆,因为这些疾病的病理过程会逐步累及更多的大脑区域,影响神经细胞的正常功能和大脑的整体功能。
四、其他因素
1.头部外伤:年轻时头部受到严重外伤,如交通事故、高处坠落等导致的颅脑外伤,会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病风险。头部外伤会直接损伤大脑组织,引起神经细胞的坏死和炎症反应,长期来看,这些损伤会逐步累积,导致大脑功能逐渐衰退,增加老年痴呆的发生几率。有严重头部外伤病史的人群,患老年痴呆的风险比无头部外伤史的人群高2-3倍。
2.社会心理因素:长期处于孤独、缺乏社交活动的状态,会使老年人的心理压力增大,影响大脑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孤独感会导致体内应激激素分泌增加,如皮质醇等,长期高水平的皮质醇会损害神经细胞,影响大脑的认知功能。研究发现,长期独居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的概率比社交活跃的老年人高约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