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缺乏在不同时期会有不同系统表现,儿童时期神经肌肉系统可致睡眠不安、易惊醒、多汗、枕秃、手足抽搐、惊厥等,骨骼系统可致囟门闭合延迟、出牙晚、骨骼畸形等;成年时期神经肌肉系统可致手足麻木、肌肉痉挛等,骨骼系统可致骨质疏松、骨痛、骨折等,其他系统中心血管系统严重缺钙可致心律失常等,免疫系统缺钙可能影响免疫功能致易感染,需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相应措施保证钙摄入等。
一、神经肌肉系统表现
(一)儿童时期
儿童缺钙时神经肌肉兴奋性会增高,婴儿期较为常见的表现是夜间睡眠不安、易惊醒、多汗(与室温无关,因多汗刺激头皮,婴儿常摇头擦枕,导致枕秃)。这是因为钙离子对维持神经肌肉的稳定性起着重要作用,血钙降低时神经肌肉兴奋性异常增高,影响睡眠和头部皮肤感觉。年龄稍大的儿童可能会出现手足抽搐,严重时可发生惊厥。例如有研究表明,钙缺乏的儿童在神经系统方面更易出现上述异常表现,与钙充足儿童相比,钙缺乏儿童的神经肌肉兴奋性指标有明显差异。
(二)成年时期
成年人缺钙时可能会有手足麻木、肌肉痉挛等表现。比如在寒冷环境下或运动后更容易出现小腿肌肉痉挛,这是由于血钙降低使得神经肌肉兴奋性改变,肌肉容易出现不自主的收缩。长期严重缺钙还可能影响神经传导,导致感觉异常等情况。
二、骨骼系统表现
(一)儿童时期
儿童处于骨骼生长发育旺盛阶段,缺钙会影响骨骼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可表现为囟门闭合延迟、出牙晚,骨骼畸形如鸡胸、漏斗胸、O型腿或X型腿等。因为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参与骨的矿化过程,缺钙会导致骨矿化不足,影响骨骼的形态和结构。例如佝偻病患儿就是典型的因钙缺乏导致骨骼发育异常的疾病,其骨骼改变具有特征性表现,如方颅等。
(二)成年时期
成年人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骨痛,疼痛可沿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疼痛减轻,直立时后伸或久立、久坐时疼痛加剧,日间疼痛轻,夜间和清晨醒来时加重,弯腰、肌肉运动、咳嗽、大便用力时加重。骨质疏松还会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常见的骨折部位有椎体、髋部、腕部等。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尤其是女性绝经后,钙流失加快,缺钙引起骨质疏松的风险增加,骨密度会逐渐降低,骨折的发生率也相应升高。
三、其他系统表现
(一)心血管系统
严重缺钙时可能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出现心律失常等表现。钙参与心肌的兴奋-收缩偶联过程,血钙异常会影响心肌的电生理活动。例如低钙血症时可能会出现Q-T间期延长等心电图改变,严重时可导致心跳骤停等严重后果。不过这种情况相对较少见,多发生在严重钙代谢紊乱的患者中。
(二)免疫系统
钙与免疫系统也有关系,缺钙可能会影响免疫功能。有研究显示,钙缺乏的人群可能更容易发生感染性疾病,因为钙参与免疫细胞的功能调节等过程。例如钙缺乏可能会影响白细胞的功能,使得机体抵御病原体的能力下降。
对于儿童来说,家长要注意保证孩子饮食中钙的充足摄入,多让孩子进行户外活动,促进维生素D合成以利于钙吸收;对于成年人尤其是更年期女性等钙流失风险高的人群,要注意通过饮食或钙剂补充钙,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监测骨密度等指标;对于患有影响钙代谢疾病的人群,要积极治疗原发疾病,同时关注钙的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