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症有记忆、语言、时间空间定向、判断力决策、日常生活能力、情绪行为等多方面前兆表现,家属需关注老人这些表现,及时带其就医检查,营造安全舒适环境,控制基础疾病以延缓病情进展。
记忆遗忘逐渐加重:随着时间推移,记忆遗忘的情况会越来越严重,可能从偶尔忘记发展到经常忘记重要的事情,甚至连日常生活中的基本事务,如吃饭、吃药等都可能记不住,严重影响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语言方面的前兆表现
找词困难:在表达过程中,会出现找不到合适词汇来表达自己想法的情况,说话变得啰嗦、含糊不清,或者经常用一些不太准确的词语来替代想要表达的内容。例如想要说“钢笔”,却用“那个用来写字的东西”来描述。这是由于大脑语言中枢相关区域的功能受到影响,导致语言表达和理解的能力出现障碍。
语言理解障碍:不仅自己表达有困难,在理解别人话语时也可能出现问题。比如不能准确理解他人比较复杂的指令,或者对一些常见的语言隐喻等不能正确领会。
时间和空间定向方面的前兆表现
时间定向障碍:分不清具体的时间,不知道今天是几号、星期几等,可能会出现白天睡觉、晚上活动等颠倒时间规律的情况。这是因为大脑中负责时间感知和调节的区域功能失调,影响了对时间的正确判断。
空间定向障碍:在熟悉的环境中也会出现迷路的情况,不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如何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比如在自家附近就可能走失。这是由于大脑对空间位置的感知和判断能力受到损害,导致空间定向功能出现异常。
判断力和决策方面的前兆表现
判断力下降:在面对一些日常事务的判断时出现失误,例如对物品的价值判断错误,可能会把很不值钱的东西当作宝贝珍藏,或者在处理财务等事情时做出不合理的决策。这是因为大脑中负责综合分析、判断决策的区域功能受到影响,使得患者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
决策困难:在需要做出决策的情况下,会变得犹豫不决,难以快速有效地做出选择,即使是一些简单的决策,如穿什么衣服、吃什么食物等也会花费很长时间来考虑,并且可能最终的决策并不恰当。
日常生活能力方面的前兆表现
家务活动能力下降:原本能够熟练进行的家务活动,如做饭、打扫卫生等变得困难重重,可能会忘记做饭的步骤,或者在打扫卫生时不能有序地完成各项任务。这是因为大脑对身体运动的协调以及对日常生活事务的规划能力受到影响,导致日常生活自理的家务活动能力减退。
生活自理能力减退:个人卫生方面也会出现问题,比如不能按时洗澡、换衣服等,穿衣搭配可能出现混乱,如把袜子穿在鞋子外面等情况。随着病情发展,可能连基本的吃饭、如厕等都需要他人协助。
情绪和行为方面的前兆表现
情绪波动较大:情绪变得不稳定,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而且情绪变化比较突然,没有明显的诱因也可能情绪大起大落。这是因为大脑中与情绪调节相关的神经递质等发生改变,影响了情绪的正常调节功能。
行为异常:可能会出现一些重复、无意义的行为,如不停地来回走动、反复整理物品等,或者行为变得比较怪异,与以往的行为习惯大不相同。这是由于大脑功能紊乱导致行为控制和调节出现异常。
对于老年人出现上述前兆表现时,家属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陪伴,及时带老人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如认知功能评估、头颅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同时,要为老人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帮助老人维持一定的社交活动等,以延缓病情的进展。如果老人有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更要积极控制基础疾病,因为这些基础疾病也可能对大脑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加重老年痴呆症相关前兆表现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