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怎么诊断

来源:民福康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诊断需从临床表现评估、实验室检查、骨髓象检查及鉴别诊断多方面进行。临床表现评估包括不同年龄性别差异及症状表现;实验室检查有血常规、溶血相关检查(血清胆红素、LDH测定等)、酸化血清溶血试验、蔗糖溶血试验、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尿含铁血黄素试验等;骨髓象检查看增生情况和细胞形态;需与其他溶血性贫血鉴别,综合多方面评估明确诊断。

一、临床表现评估

不同年龄、性别差异:各年龄段均可发病,男性相对多见。不同年龄患者临床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以贫血、黄疸等为主要表现,成人患者除贫血、黄疸外,还可能出现血栓形成等情况。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熬夜、劳累等可能加重患者贫血等症状。有相关病史者,如曾有溶血性贫血相关疾病史,需警惕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可能。

症状表现:患者常出现贫血相关症状,如乏力、头晕、面色苍白等;血管内溶血可导致血红蛋白尿,表现为尿液呈酱油色或葡萄酒色;还可能有血栓形成的表现,如肢体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血栓可发生在不同部位,如腹部、脑部、下肢等。

二、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见血红蛋白降低,红细胞计数减少,网织红细胞计数可升高,不同年龄患者血常规指标变化可能符合其生理特点,儿童正常血红蛋白值与成人不同,需依据相应年龄段参考值判断。

溶血相关检查

血清胆红素测定:总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升高,提示存在溶血情况,不同年龄人群血清胆红素正常范围不同,儿童新生儿有生理性黄疸,需注意鉴别。

乳酸脱氢酶(LDH)测定:LDH水平升高,因为溶血时红细胞破坏释放LDH,其升高程度可反映溶血的严重程度。

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试验):是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重要确诊试验之一。原理是患者的红细胞在酸化(pH6.4-6.5)的正常血清中孵育,补体被激活,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的红细胞对补体敏感而发生溶血,而正常红细胞不发生溶血。

蔗糖溶血试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的红细胞在低离子强度的蔗糖溶液中,补体容易与红细胞膜结合,导致红细胞膜损伤而发生溶血,本试验为筛查试验,阳性率较高,但特异性不如Ham试验。

流式细胞术检测CD55、CD59: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的红细胞和粒细胞表面的糖化磷脂酰肌醇(GPI)锚连膜蛋白CD55、CD59缺失或减少,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可发现这种异常,是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特异性指标,对疾病的诊断、病情监测等有重要意义,不同年龄患者的正常参考值可通过相应的流式细胞术检测标准确定。

尿含铁血黄素试验(Rous试验):阳性提示慢性血管内溶血,尿中含铁血黄素是被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的血红蛋白分解产物,当患者存在血管内溶血时,本试验可呈阳性,对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诊断有一定辅助价值。

三、骨髓象检查

骨髓增生情况:骨髓象多呈增生活跃,以红系增生为主,不同年龄患者骨髓象有一定差异,儿童骨髓造血功能与成人不同,需结合年龄判断。

骨髓细胞形态:各系细胞形态一般无特异性改变,但可用于排除其他血液系统疾病导致的溶血等情况。

四、鉴别诊断

需与其他溶血性贫血鉴别: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可通过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阳性等进行鉴别;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可通过红细胞形态学检查发现球形红细胞等进行鉴别。不同年龄、性别患者的这些疾病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鉴别要点有所不同,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判断。

通过以上临床表现评估、实验室检查、骨髓象检查等多方面的综合评估,来明确是否患有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在整个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等因素,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是一组B淋巴细胞功能异常亢进,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使红细胞破坏增加而引起的贫血。有时红细胞的破坏能被骨髓红细胞生成所代偿,临床上不发生贫血,即仅有自身免疫性溶血(AIH)。也有人仅可测及抗自身红细胞抗体(AI),而无明显溶血迹象。当机体既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又产生抗自身血小板抗体(甚至白细胞抗体),进而同时出现贫血和血小板减少(或全细胞减少)时,称之为Evans。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是什么
王明轩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主要是指患者造血干细胞PIG-A基因突变,造成血细胞对补体敏感性异常增高,引起的溶血性疾病。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在临床上较为少见,好发于中青年。患者发生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情况时,可导致其出现血红蛋白尿、乏力、头晕、皮肤黏膜出血、黑便、呼吸困难等症状,若治疗不及时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就医指征是什么
王明轩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的就医指征是出现相应症状、病情加重、引起并发症等。 1.出现相应症状 患者出现尿液颜色加深、皮肤黏膜黄染等表现时,应该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进一步检查,明确病因。 2.病情加重 患者出现咯血、黑便、说话含糊不清等症状时,应该立刻拨打120,对其进行抢救治疗,以免耽误病情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日常应注意什么
王明轩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日常应注意调整饮食结构、保证手术部位清洁、适当运动等。 1.调整饮食结构 患者平时需要补充铁元素、维生素C、蛋白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尽量不要食用带鱼、黄鱼等食物。 2.保证手术部位清洁 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后,术后应该保证手术部位清洁、干燥,沾染异物时,需要及时清除,避免术后感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该如何预防
王明轩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与基因突变有关,较难预防,控制酒精摄入、避免过度劳累、避免感染可以降低患病率。 1.控制酒精摄入 健康人群在日常生活中应该严格控制酒精的摄入,减少酒精造成的刺激,维持机体健康,预防本病的发生。 2.避免过度劳累 健康人群平时应该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防止出现免疫力下降的
肾囊肿症状
王洪霞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肾囊肿的症状主要包括腰、腹部不适或疼痛,血尿,腹部肿块,蛋白尿,高血压,以及如果囊肿压迫肾脏中部或肾门部位,还可能导致肾积水和尿路感染等。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单纯的肾囊肿一般在囊肿较小时没有明显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囊肿较大时才会出现。 若肾囊肿体积较大,患者已经出现多种不适症状,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贫血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王洪志 副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贫血可能与红细胞合成原料不足、红细胞合成异常、红细胞破坏过多、红细胞丢失过多等原因有关。 1、红细胞合成原料不足 铁是合成血红蛋白的关键元素。如果身体摄入的铁元素不足,会导致血红蛋白合成减少,进而影响红细胞的生成,造成贫血。这种情况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2、红细胞合成异常 某些遗传性疾病,如地中海贫血
皮肤有血点是怎么回事?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皮肤出现血点可能是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血管因素: 血管壁结构或功能异常:如过敏性紫癜、单纯性紫癜等,可能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液渗出到皮肤。 血管炎: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或感染等原因可引起血管炎症,使血管壁受损,容易出现血点。 2.血小板异常: 血小板数量减少:如血小板减少性紫
背上和脖子上长痘痘怎么回事?
姚志远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背上和脖子上长痘痘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和建议: 1.痤疮:这是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痤疮是由于皮脂腺分泌过多油脂,加上毛囊角质化导致毛孔堵塞,细菌感染引起的。背部和脖子是皮脂腺分布较多的部位,容易出现痤疮。建议保持皮肤清洁,使用温和的洁面产品,避免过度摩擦和挤压痘痘,同时注意饮食
pnh是什么病
刘风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PNH是一种罕见的血液病,全称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 PNH是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红细胞膜缺陷,使红细胞容易被自身的补体系统破坏,引发溶血和贫血等症状。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疲劳、呼吸急促、尿液变黑等症状。此外,PNH还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肾功能损害等并发症。 确诊PNH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包括血液
蛋白尿
王洪霞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蛋白尿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还可能由慢性肾炎、溶血性贫血、糖尿病、肾病综合征等疾病引起,要根据情况处理。 一.生理因素 饮水过少、长期处于高温环境等因素,可造成尿液浓缩,会引起尿液泡沫增多,此类情况属于生理现象,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通过多喝水、勤排尿,稀释尿液后可改善。 二.病理因素 1.慢性肾炎 慢
血红蛋白尿
陈峰 副主任医师
九江市中医医院 三甲
血红蛋白尿是指尿液中含有血红蛋白。正常人尿液中一般不含有血红蛋白,如果尿液中血红蛋白升高,常见于血管内溶血性贫血或者输入与血型不符的血液引起了溶血反应。血红蛋白尿患者一般尿液颜色会有改变成浓茶色、酱油色,出现血红蛋白尿需要积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蛋白尿
陈峰 副主任医师
九江市中医医院 三甲
尿蛋白是指尿液里面含有蛋白质,其常见的原因如下:一、生理性尿蛋白,当人们剧烈运动后,尿液中会暂时出现蛋白质。一般尿液中蛋白质含量不多,休息一段时间后,尿蛋白一般会自行消失。二、肾脏病变导致肾脏滤过功能下降,血液中的蛋白质大量漏出到尿液中,也会出现尿蛋白。多见于肾脏疾病比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患者。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