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易出现多种认知和功能障碍,包括记忆障碍(近期记忆减退,随年龄和家族病史等因素影响)、语言障碍(说话找词困难等,与语言中枢功能及脑力活动有关)、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搞不清时间地点,与空间感知及基础疾病等有关)、判断力下降(对事情判断减弱,与脑区功能及基础疾病有关)、计算力减退(数学计算困难,与相关脑区及活动有关)、物品放置错误(把物品放错地方,与空间认知及神经系统疾病有关)、性格改变(性格变化,与神经递质及生活环境有关)、情绪波动较大(情绪不稳定,与神经递质及心理因素有关)、运动障碍(动作迟缓等,与运动脑区及自身能力有关)、兴趣减退(对活动失去兴趣,与脑区功能及生活环境有关)。
影响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大脑的海马体等与记忆相关的脑区功能逐渐衰退,老年人更容易出现记忆障碍。有家族老年痴呆症病史的人群,遗传因素增加了发病风险,记忆障碍出现的时间可能相对更早。
语言障碍
表现:说话找词困难,常常会用一些模糊的词语来代替想要表达的具体词汇,或者说话内容变得空洞、缺乏逻辑性,交流出现障碍。
影响因素:大脑语言中枢相关区域的功能减退,老年人如果长期缺乏脑力活动,如很少读书看报、参与社交活动等,可能会加速语言中枢功能的衰退,增加语言障碍出现的几率。
时间和地点定向障碍
表现:搞不清现在是什么季节、年份,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地,比如迷路,忘记自己所在的城市、街道等。
影响因素:老年人的空间感知和认知功能下降,当患有老年痴呆症时,这种时间和地点的定向能力会进一步受损。患有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脑部血管病变可能影响相关脑区功能,导致定向障碍更容易发生。
判断力下降
表现:对事情的判断能力减弱,比如购物时不会合理计算价格、辨别商品质量好坏等,做决策时犹豫不决且往往不准确。
影响因素:大脑额叶等与决策判断相关脑区的功能受老年痴呆症影响而下降。老年人本身身体机能衰退,若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会进一步影响脑部血液循环和神经功能,加重判断力下降的情况。
计算力减退
表现:原来能熟练进行的数学计算变得困难,如不会简单的加减乘除,算错账等。
影响因素:大脑顶叶等与计算功能相关区域的功能受损,老年人如果平时很少接触数学计算相关活动,认知功能衰退相对更快,计算力减退更明显。有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家族史的老年人,遗传易感性可能导致计算力减退出现较早。
物品放置错误
表现:把物品放在不恰当的地方,比如将眼镜放在冰箱里,把手表放在衣柜里等。
影响因素:大脑对空间位置的认知功能出现问题,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加,空间认知相关脑区功能自然衰退,患老年痴呆症时这种功能障碍更加突出。患有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老年人,可能同时存在空间认知和运动协调方面的问题,物品放置错误的情况可能更严重。
性格改变
表现:原本性格开朗的人变得孤僻、抑郁,原本温和的人变得易激惹、暴躁等。
影响因素:大脑神经递质平衡被打破,老年痴呆症会影响神经递质如乙酰胆碱等的分泌和调节,进而影响性格。老年人如果生活环境突然发生重大变化,如失去配偶、搬离熟悉的住所等,也可能诱发性格改变,但老年痴呆症导致的性格改变是持续性且进行性加重的。
情绪波动较大
表现:情绪不稳定,容易无故哭泣或大笑,情绪变化迅速且难以控制。
影响因素:脑部神经递质紊乱以及脑区功能异常,使得情绪调节中枢功能失调。老年人本身心理承受能力相对较弱,若同时患有老年痴呆症,情绪波动会更加频繁和剧烈。有焦虑症、抑郁症等既往精神心理疾病史的老年人,患老年痴呆症时情绪波动可能更复杂。
运动障碍
表现:动作变得迟缓,行走时步伐变小、变慢,容易摔跤,手部精细动作也受影响,如穿衣、系扣子等变得困难。
影响因素:老年痴呆症会影响锥体外系等运动相关脑区和神经通路,导致运动功能障碍。老年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本身随年龄下降,合并老年痴呆症时运动障碍会明显加重,增加了跌倒受伤等风险。
兴趣减退
表现:对以前感兴趣的活动,如下棋、唱歌、跳舞等失去兴趣,变得沉默寡言,生活变得懒散。
影响因素:大脑奖赏系统等相关脑区功能受影响,老年人如果长期处于单调的生活环境中,缺乏刺激,老年痴呆症会加速其兴趣减退的进程。患有脑血管疾病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的老年人,更易出现兴趣减退等精神行为异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