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的诊断涉及神经心理学测试、血液学检查、神经影像学检查、脑脊液检查和基因检测。神经心理学测试用MMSE和MoCA评估认知;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神经影像学检查有头颅CT和MRI观察脑结构;脑脊液检查测Aβ和tau蛋白辅助诊断;基因检测查APP、PS1、PS2基因看遗传倾向。
一、神经心理学测试
1.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该量表包含对定向力(时间、地点)、记忆力(即刻记忆、延迟记忆)、注意力和计算力、语言功能(复述、命名、阅读、书写)等方面的评估。通过患者的回答和表现来计分,总分30分,一般24-30分为正常,18-24分为轻度痴呆,10-18分为中度痴呆,小于10分为重度痴呆。对于老年人群体,其文化程度会影响得分,文化程度越高,正常得分可能相对较高,所以在评估时要考虑到年龄、文化程度等因素。
2.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除了涵盖MMSE的部分内容外,还增加了视空间与执行功能、命名、注意力、语言、抽象思维等方面的评估。总分30分,26分及以上为正常,对轻度认知障碍的筛查敏感性更高,尤其适用于文化程度较高的老年人,能更细致地发现早期老年痴呆的认知异常情况。
二、血液学检查
1.血常规:可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贫血等情况,贫血可能会加重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障碍等症状。老年人由于造血功能减退等原因,更容易出现贫血,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问题。
2.生化检查
血糖:检测血糖水平,了解患者是否存在糖尿病或低血糖等情况。糖尿病与老年痴呆的发生发展可能存在关联,高血糖等情况可能会影响大脑的代谢等功能,进而影响认知。
血脂: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异常的血脂水平,如高胆固醇、高甘油三酯等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等脑血管疾病相关,而脑血管疾病是老年痴呆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血脂检查有助于评估老年痴呆的相关风险因素。
肝肾功能:了解患者的肝肾功能状况,因为一些用于治疗老年痴呆相关症状的药物可能会对肝肾功能有影响,通过肝肾功能检查可以监测患者的身体基本代谢情况,确保用药安全,同时也能发现肝肾功能异常可能对认知功能产生的间接影响。
三、神经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可发现脑萎缩等情况,老年痴呆患者通常会有不同程度的脑萎缩,尤其是海马、颞叶等部位的萎缩。通过头颅CT可以观察到大脑结构的变化,但对于早期老年痴呆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在年龄较大的老年人中,脑萎缩可能是生理性的,但如果脑萎缩程度与认知功能下降不相符,则需要考虑病理性因素导致的老年痴呆可能。
2.头颅MRI:相较于CT,MRI对脑组织的分辨率更高,能够更早发现脑内的细微变化。可以清晰显示海马、内侧颞叶等结构的萎缩情况,对于早期诊断老年痴呆以及与其他脑部疾病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例如,通过MRI可以观察到老年痴呆患者海马区的体积缩小等特征性改变,而且对于血管性痴呆等其他类型痴呆与老年痴呆的鉴别也有帮助,因为血管性痴呆可能会有脑梗死等特异性的MRI表现。
四、脑脊液检查
1.β-淀粉样蛋白(Aβ):脑脊液中Aβ42水平降低是老年痴呆的一个重要生物学标记。正常情况下,大脑中的Aβ会形成斑块沉积,而老年痴呆患者脑脊液中Aβ42含量减少,这与脑内淀粉样蛋白沉积相关。通过检测脑脊液中Aβ42的水平,可以辅助诊断老年痴呆,但由于脑脊液检查是有创检查,一般在临床研究或疑似病例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时才会考虑进行。
2.tau蛋白:包括总tau蛋白(t-tau)和磷酸化tau蛋白(p-tau)。老年痴呆患者脑脊液中t-tau和p-tau水平升高,tau蛋白异常磷酸化会形成神经纤维缠结,这也是老年痴呆的病理特征之一。检测脑脊液中tau蛋白水平有助于辅助诊断老年痴呆,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疾病的进展情况,但同样因为是有创检查,临床应用相对有限。
五、基因检测
1.淀粉样前体蛋白(APP)基因、早老素1(PS1)基因、早老素2(PS2)基因检测:如果家族中有早发型老年痴呆的遗传病史,检测这些基因是否存在突变。例如,APP基因、PS1基因、PS2基因的某些突变会增加早发型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风险。对于有家族遗传倾向的老年人,基因检测可以帮助早期发现是否携带相关致病基因,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监测措施,但基因检测也需要考虑到伦理等多方面因素,并且检测结果的解读需要专业人员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