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心内膜炎临床表现

来源:民福康

感染性心内膜炎有全身感染表现如发热、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心脏表现有心脏杂音、心力衰竭,周围体征有瘀点、指和趾甲下出血等,动脉栓塞表现有脑栓塞、肾栓塞等,还有免疫系统表现和贫血等其他表现。

全身感染表现

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几乎所有患者都会出现。热型多样,可为持续性低热,也可为高热,体温多在37.5~39℃之间,部分患者体温可高达39℃以上。在儿童患者中,发热可能更为突出且变化多样,由于儿童的免疫系统和体温调节机制与成人有所不同,可能更容易出现高热等表现。对于有基础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发热可能不典型,体温升高幅度可能不如一般患者明显。

乏力、盗汗、食欲减退、体重减轻:患者常感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夜间睡眠时出汗较多(盗汗),食欲缺乏,体重逐渐减轻。这是因为感染引起机体的消耗增加,代谢紊乱所致。

心脏表现

心脏杂音:约80%~85%的患者可闻及心脏杂音,是由于心内膜炎导致瓣膜病变,血流动力学改变产生杂音。原本无杂音的患者可出现新的杂音,原有杂音可能因瓣膜反流程度改变而性质发生变化。不同类型的瓣膜受累产生的杂音特点有所不同,例如二尖瓣受累时可在心尖区闻及舒张期或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受累时可在主动脉瓣区闻及相应的杂音。

心力衰竭:是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由于瓣膜穿孔、破裂或瓣周脓肿等导致瓣膜关闭不全,引起反流,使心脏负荷加重,逐渐出现心力衰竭的表现,如呼吸困难(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水肿(双下肢水肿、腹水等)、乏力等。儿童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时可能会出现喂养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情况,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心脏功能受损会严重影响其营养物质的摄取和生长发育过程。

周围体征

瘀点:可出现于皮肤、口腔黏膜、睑结膜等部位,呈鲜红色,直径1~4mm,为毛细血管出血所致。多见于病程较早的患者。

指和趾甲下出血:表现为甲床下线状出血,呈红色或棕色。

Roth斑:为视网膜的卵圆形出血斑,中心呈白色,多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Osler结节:为指和趾垫出现的豌豆大的红或紫色痛性结节,多见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Janeway损害:主要见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为手掌和足底处直径1~4mm的无痛性出血红斑。

动脉栓塞表现

脑栓塞:是感染性心内膜炎常见的栓塞并发症,可引起头痛、呕吐、偏瘫、失语、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症状。儿童脑栓塞时可能会出现惊厥、发育落后等特殊表现,因为儿童的神经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栓塞对其神经系统的影响更为复杂和多样化。

肾栓塞:可出现腰痛、血尿等症状,若发生肾动脉大分支栓塞,可导致肾梗死,出现剧烈腰痛、发热等表现。

脾栓塞:表现为左上腹疼痛,脾区可闻及摩擦音,严重时可出现脾肿大、压痛等。

肺栓塞:多见于右心感染性心内膜炎,可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咯血等症状。

其他表现

免疫系统表现:部分患者可出现类风湿因子阳性、高丙种球蛋白血症等。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肾小球肾炎、关节炎等免疫复合物介导的病变。

贫血:较为常见,多为轻、中度贫血,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主要是由于感染引起机体的免疫反应,破坏红细胞导致溶血,或者是长期感染导致患者营养吸收障碍等因素引起。儿童患者贫血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身体的各项功能,需要密切关注和适当干预。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感染性心内膜炎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一种由于微生物经血液循环感染心脏而引起的疾病,多发生于存在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主要是由于心脏原发瓣膜病变、病原微生物等原因引起。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
许之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甲
感染性心内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起病急骤,多有寒战、高热,全身症状明显。患者可出现瘀点、瘀斑,可伴有贫血、肝脾大等。此外,还可能出现心脏相关的症状,如心脏杂音、呼吸困难、水肿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神经系统、肾脏等其他系统的并发症。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症状并不是所有患者都会出现,而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首要发生于哪种疾病
许之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甲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首要发生于心脏瓣膜病。 心脏瓣膜病是导致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重要基础。当心脏瓣膜出现病变,如瓣膜狭窄、关闭不全等,会使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这种异常的血流状态会导致局部形成涡流、血流缓慢等情况,为细菌的定植和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心脏瓣膜病患者的瓣膜组织本身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
感染性心内膜炎首选药
许之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甲
在临床上没有表明感染性心内膜炎首选药。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以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头孢氨苄、万古霉素等,详情如下: 1、阿莫西林 阿莫西林是治疗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药物,特别是针对草绿色链球菌、牛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敏感菌株。其毒性小、疗效好,能有效控制感染。 2、头孢氨苄 当青霉素类药物过敏或治疗效果不佳时,
最容易并发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人群
许之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甲
最容易并发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是器质性心脏病患者。 心脏瓣膜病会导致心脏瓣膜的结构和功能异常,使得血流动力学发生改变,容易形成湍流和涡流。这些异常的血流状态为细菌等微生物的附着和定植提供了条件。比如二尖瓣关闭不全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反流的血液可在局部形成漩涡,增加了细菌感染的机会。而器质性心脏病
亚急性心内膜炎血培养标本采血量
许之民 副主任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 三甲
亚急性心内膜炎血培养标本采血量一般为10至20毫升。 首先,这样的采血量有助于提高培养的阳性率。足够的血量能够增加检测到病原菌的机会,因为血液中可能存在的病原菌数量相对较少,较大的采血量可以提高捕获它们的可能性。 其次,10至20毫升的采血量能更好地反映全身血液的情况。心内膜炎时,病原菌可能在血液中
抗0偏高是什么原因
魏国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抗0偏高的原因主要有感染、免疫性疾病等。 1.感染 如溶血性链球菌感染、猩红热、扁桃体炎、咽炎等。这些感染会导致体内产生抗0,从而使抗0偏高。 2.免疫性疾病 如风湿热、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这些疾病会导致免疫系统异常,产生自身抗体,从而使抗0偏高。 此外,结核病、肝炎、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征为中毒症状轻、感染迁移少见、病程长等。 1、中毒症状轻:通常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出现的中毒症状较轻,可表现为低热、食欲减退、疲劳乏力、身体轻微酸痛等。 2、感染迁移少见:感染迁移大多出现在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身上,亚急性患者很少出现感染迁移。 3、病程长:亚急性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表现有哪些?
张定国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表现包括发热、异常出血、其他等,具体如下: 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早期表现以发热为主,热型多为弛张热,常常表现为午后、夜间体温升高。随疾病发展,部分患者可出现异常的皮下出血,常常表现为皮肤瘀斑、指甲或趾甲下线状出血,严重者甚至并发动脉栓塞,可引发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由于长期慢性出
心内膜炎的早期症状?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心内膜炎的早期症状主要是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等。这些症状是由炎症失控和毒素吸收造成的全身中毒症状。除上述症状外,病人还可能表现出心脏杂音性质的改变,包括原器质性心脏病,杂音增大,或杂音性质发生改变而变粗。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治疗?
王晓莉 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三甲
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首先给抗菌素治疗。进行血细菌培养,选择合适的抗菌素。抗菌素要求足量足疗程,一般要用4~6周,如果血培养反复都是阴性,又高度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可以凭经验给予大量的青霉素和阿米卡星等药物治疗。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起病比较缓慢,有发热,体重减轻,乏力等全身的不舒服症状,也有少部分
急性心内膜炎的症状是什么
朱航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心内膜炎是临床上比较危重的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甚至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有研究发现,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通常会发生在有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当中,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病。结构性心脏病会产生由高压气向低压区流动的血流,而血流就会导致涡流出现,涡流中心就是无压区。如果结构性心脏病患者在拔牙或者静脉注射的过程中,导致细菌入血,
感染性心内膜炎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朱航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临床比较危重的急性心血管疾病,会威胁患者健康,严重者将危及生命安全。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如果感染性心内膜炎出现赘生物,赘生物不断播散,就导致各重要脏器出现栓塞,甚至是脓肿。目前,感染性心内膜炎主要治疗是早期、足量长疗程的进行抗生素治疗。也需要通过抽血进行化验,找到敏感抗生素进行对症处理。
什么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朱航 副主任医师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三甲
感染性心内膜炎是临床比较危重的急性心血管疾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首先会发生在有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当中,包括先天性心脏病或者瓣膜病。如果心脏结构出现异常,心脏就会有从高压区到低压区的血流流过。血流在由高压区到低压区流动的过程中,会产生涡流,涡流的中心处会产生无压区。如果属于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拔牙或者静脉注射时,很有可能造成菌血症。所以患者需要
心内膜炎是怎么引起的
贾秋菊 副主任医师
丹东市第一医院 三甲
引起心内膜炎原因包括心脏存在基础病变以及存在感染性疾病两个基础上造成,一般会有心脏瓣膜病变,比如二尖瓣脱垂、主动脉瓣或者二尖瓣退行性改变或者存在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基础上或者是进行换瓣手术人在感染微生物基础上,这些微生物可以在累积虚假形成赘生物,就出现了感染性心内膜炎情况,一般认为是草绿色链球菌感染心内膜炎比较多见,近年来金黄色
心内膜炎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心内膜炎主要是指感染性心内膜炎,是指心脏内膜表面发生微生物的感染,其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立克次体等。这些病原微生物通过血行途径感染心脏瓣膜、心室壁内膜或者临近大动脉内膜,常常可以形成赘生物,其中瓣膜是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感染性心内膜炎包括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一旦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要积极地给予治疗。
感染性心内膜炎
陈添华 副主任医师
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感染性心内膜炎为心脏内膜表面的微生物感染,主要病因为细菌、真菌或其他微生物通过血液循环途径直接感染心脏瓣膜、心室壁内膜或者邻近的大动脉内膜,常常伴有赘生物的形成。临床上感染性心内膜炎分为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病原体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其病原体主要以草绿色链球菌多见,其次为肠球菌。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