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肌腱断裂需及时就医诊断,明确损伤情况,急性期进行制动、冷敷,新鲜断裂尽早手术修复,术后分阶段康复,注意预防并发症,不同年龄患者各阶段有相应注意事项,要规范治疗与康复以确保科学性和安全性。
一、及时就医诊断
明确损伤情况:受伤后应尽快前往医院就诊,医生会通过详细的体格检查以及可能的影像学检查(如超声等)来明确手指肌腱断裂的具体情况,包括断裂的部位、程度等。例如,超声可以较为清晰地显示肌腱的连续性等情况,帮助医生准确判断。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儿童手指肌腱断裂可能有其自身特点,由于儿童骨骼、软组织等发育尚未完全成熟,损伤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但通过专业的检查都能明确诊断。
二、急性期处理
制动与冷敷:在受伤的急性期,首先要对受伤手指进行制动,避免进一步活动加重损伤。可以使用夹板等进行固定。同时,在受伤后的72小时内可以进行冷敷,每次冷敷15-20分钟,每天可进行3-4次,冷敷有助于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冷敷时要注意避免冻伤皮肤,对于儿童等皮肤较为娇嫩的人群,更要严格控制冷敷的时间和温度。
三、手术治疗时机及方式
手术时机:一般来说,对于新鲜的手指肌腱断裂,应尽早进行手术修复,通常在受伤后1-2周内手术效果较好。但具体的手术时机还需要根据患者的整体情况、损伤的严重程度等综合判断。例如,对于一些合并有严重软组织损伤或感染风险较低的患者可以较早手术,而对于一些情况较为复杂的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后再确定手术时间。
手术方式:手术主要是通过缝合等方式将断裂的肌腱重新连接起来。根据肌腱断裂的部位和程度等采用不同的缝合技术,如单纯的端端缝合等。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组织修复能力相对较强,但手术操作要更加精细,避免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
四、术后康复
固定与早期康复:术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固定,固定时间根据肌腱断裂的情况而定。在固定期间,可以进行一些邻近关节的主动活动,以防止关节僵硬等并发症。例如,手指肌腱断裂术后可以进行未受伤手指关节的主动屈伸活动等。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更加关注患儿的配合情况,鼓励患儿进行适当的康复锻炼,但要注意避免过度活动影响肌腱愈合。
渐进性康复训练:拆除固定后进入康复训练的关键阶段,要逐步增加受伤手指的活动范围和力量训练。训练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轻柔的主动活动开始,逐渐增加活动的强度和幅度。例如,可以先进行手指的缓慢屈伸练习,随着肌腱愈合情况逐渐增加阻力等。康复训练的过程中需要患者有一定的耐心和毅力,尤其是儿童患者可能需要家长的陪伴和鼓励来坚持康复训练。
五、并发症预防及处理
肌腱再断裂风险及预防:在康复过程中要注意避免肌腱再断裂,患者要严格按照康复计划进行训练,避免过度用力等情况。对于不同年龄的患者,需要根据其特点进行相应的预防措施。比如儿童患者要防止其进行过于剧烈的活动等。如果出现肌腱再断裂的情况,可能需要再次手术等处理。
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处理:如果出现关节僵硬等并发症,需要加强康复训练,可能需要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和频率,或者采用一些辅助的康复治疗方法,如物理治疗中的热敷、按摩等。对于儿童患者,关节僵硬的处理要更加谨慎,避免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治疗。
总之,手指肌腱断裂后要及时就医,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的治疗和康复,不同年龄的患者在各个阶段都有其相应的注意事项,要确保治疗和康复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