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心病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你好,如果患有了肺心病的情况下首先一定要注意控制感染情况,针对于病因进行对症治疗,同时要改善机体的呼吸功能情况,配合一些消炎平喘的药物来治疗,严重的时候是需要进行氧疗的。

发布于 2018-09-30   浏览2.72万次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肺心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李忆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肺心病是什么
肺心病一般指肺源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是一种由肺部疾病引起的慢性心脏病。 肺源性心脏病通常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扩张等肺部疾病逐渐发展所致。对于患有上述疾病的患者,因病情长期得不到改善,可能会导致肺动脉高压。若肺动脉高压持续升高,右心室为了克服增高的阻力,会逐渐增大、增厚,最终导致右心衰竭,患者临床上可能会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疲劳、浮肿等症状。
李忆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肺心病早期三大症状
肺心病一般指肺源性心脏病,在临床上没有说明肺源性心脏病早期三大症状,肺源性心脏病早期患者会出现咳嗽、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具体如下: 1、咳嗽 患有肺源性心脏病时肺动脉压力升高,会导致心脏对肺部的供血能力不足,出现咳嗽的情况。 2、胸闷 肺源性心脏病时心脏的结构和功能会发生改变,容易出现胸闷的症状。 3、呼吸急促 此疾病时肺组织受到严重的破坏和限制,容易导致呼吸负担加重,出现呼吸急促的情况。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能治好吗
一般情况下,心力衰竭大多是不能治好的,但心力衰竭可以通过药物来改善心衰的症状,阻止心衰的进一步进展,延长心衰患者的生存时间,减少其住院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防止心肌损害进一步加重,从而降低病死率。 心力衰竭的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强心、利尿类、RASS系统抑制剂、被他受体阻滞剂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以进一步改善心衰患者的症状,更好地改善心衰患者的预后。 此外,日常生活中,患者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以免加重心脏的负担,甚至可能出现严重的心衰。另外,在饮食上要减少油脂类食物的摄入,注意清淡饮食。再者,患者还要放松精神,切勿紧张、激动和生气,否则可能会加重心力衰竭。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什么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各种心脏结构或者功能性疾病导致的心室充盈及射血能力受损而引起的一组综合征。由于心室收缩功能下降,射血功能受损,心排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灌注量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体循环淤血。 临床表现主要是呼吸困难和无力,而导致体力活动受限和水肿,某些情况下心肌收缩力尚可,射血功能尚维持,但是由于心肌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左心室充盈压异常增高使肺静脉回流受阻而导致肺循环瘀血。 后者常见于冠心病和高血压心脏病,心功能不全的早期或原发型肥厚型心肌病等,称之为舒张型心力衰竭。心功能不全或者是心功能障碍,理论上是一个更广的概念,伴有临床症状的心功能不全称之为心力衰竭,而有心功能不全者不一定全是心力衰竭。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的危害有哪些
心力衰竭的危害包括血液循环功能下降、心律失常,具体如下: 1、血液循环功能下降 心力衰竭的危害主要是血液循环功能有所下降,因为心脏射血能力下降,不能推动身体的血液循环,容易出现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器官中供血、供氧不足,最后患者有可能会出现泵衰竭的现象。 2、心律失常 心力衰竭还有可能引发严重的心律失常,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时,心跳不规律,泵血不整齐,可能造成心排血量的下降,更容易形成血栓,而引发脑中风的出现。如果心律失常进一步恶化,还可能出现室速、心室颤动,再严重就可能出现心脏骤停,而引发猝死。 所以,一旦患者出现心力衰竭,要立即给予相应治疗,并且减少诱发心力衰竭因素的出现。
周国栋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三甲
什么是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是由各种心脏疾病引起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器官组织血液灌注不尽,同时出现肺循环或体循环瘀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 病因为原发性心肌损害,心脏负荷过重,常见的诱发因素有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其他如劳累过度,情绪激动,精神紧张,用力排便,环境与气候的突变,及不恰当停用洋地黄类药物,利尿药或降压药等。 急性左心衰时,由于肺瘀血而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最早为劳力性呼吸困难,逐渐发展为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同时由于心排血量减少,引起乏力,易疲倦,心悸等。 右心衰时,由于体循环瘀血而表现为腹胀,水肿,肝脏肿大,静脉怒张等。
李忆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呼吸衰竭的原因
呼吸衰竭的发病原因如下: 1、肺泡通气不足 气道和肺泡共同组成呼吸系统,一旦发生炎症,可导致气道狭窄,引起肺泡通气不足,从而引起体内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不平衡; 2、肺弥散功能不足 肺泡发生病变可引起肺弥散功能不足; 3、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 肺血流量增多,换气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肺泡通气与血流比例失调,也可引起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改变; 4、肺动静脉瘘或者肺动-静脉样分流增加。
李忆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肺心病需要检查的项目有哪些
肺心病需要做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检查、心电图检查等项目。肺心病一般指肺源性心脏病,由肺动脉高压引起的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1.X线检查 除肺、胸基础疾病及急性肺部感染的特征外,还有肺动脉高压的征象。 2.超声心动图 对肺心病的诊断标准主要有右心室流出道内径≥30mm,右心室内径≥20mm,右心室前壁厚度≥5mm,左、右心室内径比值<2mm,右肺动脉内径≥18mm等。 3.心电图检查 肺心病心电图可出现电轴右偏、肺型P波等。 有关肺心病具体检查项目,建议前往医院咨询医师,在医师指导下规范化诊治,避免延误病情。
李忆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老年肺心病晚期症状
肺心病指肺源性心脏病。老年肺源性心脏病的晚期症状包括呼吸困难、水肿、咳嗽和咳痰等。 1、呼吸困难 患者可表现为呼吸困难,在进行轻微活动或休息时都可能感到气短,严重时可能出现静息状态下的呼吸困难。 2、水肿 肺源性心脏病晚期时,由于心脏功能受损,血液回流到体循环受到阻碍,导致水分积聚在组织中,形成水肿,而常见的水肿部位包括腿部、脚踝和腹部。 3、咳嗽和咳痰 肺源性心脏病晚期,由于心脏功能受限,体循环不畅,可能导致肺淤血加重,从而出现咳嗽、咳痰的症状。
李忆 主任医师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肺心病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肺源性心脏病的治疗包括呼吸衰竭的治疗、心力衰竭的治疗以及并发症的治疗。 1.呼吸衰竭的治疗 积极的控制感染灶、改善肺通气功能、纠正乏氧以及二氧化碳蓄积的问题。 (1)控制感染 通常经验性选择抗生素,如青霉素类及头孢菌素类等,待药敏结果回报以后,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 (2)改善肺通气功能 适当给予扩张气管及祛痰药物,如茶碱类及氨溴索等。 (3)纠正乏氧及二氧化碳蓄积 持续低流量给氧,必要时可酌情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2.心力衰竭治疗 常用强心、利尿、扩血管及对症治疗。 (1)强心 使用洋地黄类药物如西地兰等,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射血。 (2)利尿 如呋塞米、螺内酯等,利尿消肿,降低心脏前负荷。 (3)扩血管 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扩张肺动脉,降低肺动脉压力,改善症状。 3.治疗并发症 肺心病常见并发症包括肺性脑病、酸碱平衡紊乱等,及时给予呼吸兴奋剂,如尼可刹米、纳洛酮及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等促进二氧化碳的排出。 上述治疗方案及药物的使用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不可自行盲目用药。
刘红旭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能吃营心丹吗
  心力衰竭可以遵医嘱服用营心丹治疗。从北京同仁堂营心丹的组方来看,其由人参、牛黄、蟾酥、丁香、冰片、肉桂、猪胆粉共7味中药组方而成,功效为养心通脉、镇静止痛。人参补气温阳,不仅可大补元气,且能扶助心气;丁香与肉桂则温肾助阳、温中散寒,通脉以止痛;蟾酥可强心开窍、解毒止痛;牛黄、猪胆则清心化痰、开窍醒神;冰片芳香通窍、散郁止痛。全方共奏养心通脉、镇静止痛的功效。  并且现代要药理学研究证实,在治疗心力衰竭方面,营心丹能减慢心率、增强心肌收缩力,促进心功能的恢复,从而改善心衰症状。所以整体上来说,心力衰竭是可以遵医嘱服用营心丹来治疗的,既能够改善症状,也能够预防疾病的进展。需要注意,除了营心丹以外,心衰患者还需要根据病情遵医嘱联合利尿剂、ß受体阻滞剂、ACEI/ARB、SGLT2等药物联合治疗,控制病情的发生发展。
徐新娜 副主任医师
北京积水潭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需要手术治疗吗
  心力衰竭的患者一般首选的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而判定,比如在心衰病情得到控制后,可以针对心衰的病因进行手术治疗,里包括心肌缺血的手术治疗和其他心肌疾病的手术治疗。  对于心肌缺血可以选择冠状动脉的支架手术或者冠状动脉的旁路移植术,也就是搭桥手术的治疗,来改善心肌的供血,从而治疗心肌衰竭。  而对于心肌疾病,比如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可以考虑进行三腔起搏器的植入的手术治疗来纠正心衰的。严重或者有适应症的患者,还可以针对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进行心脏移植的手术治疗。
徐大春 副主任医师
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 三甲
心力衰竭伴冠心病怎么治疗
  心力衰竭伴冠心病治疗,除了必须使用心衰常用药物之外,还要使用治疗冠心病药物,如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扩冠状动脉药物,再加用营养心肌药物,尽量维持患者心脏代谢能力。  心力衰竭可能是合并有冠心病,冠心病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引起,血管如果出现狭窄,可能会影响心肌代谢功能或结构,并出现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伴冠心病患者药物治疗不佳情况下,建议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或心脏搭桥CABG,可改善患者症状及预后。
赵萌 主任医师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出现下肢水肿的原因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会出现双下肢水肿,主要是因为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会影响到右心室,导致心脏血流减少,心肌耗氧量增加,供养量减少。比较严重时,会出现心脏衰竭,导致静脉回流受到阻碍,会引起下肢水肿,还会出现腹水。  针对这种情况,患者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利尿药物进行治疗,但是要注意用量。
戴一帆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1型呼吸衰竭和2型呼吸衰竭的区别
  呼吸衰竭分为一型呼吸衰竭和二型呼吸衰竭。呼吸衰竭分型需要依靠血气分析的结果来判断。一型呼吸衰竭氧分压小于60毫米汞柱。二氧化碳分压小于50毫米汞柱。一般是由于换气功能障碍所引起。二型呼吸衰竭氧分压小于60毫米汞柱,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0毫米汞柱,一般是因为通气功能障碍。两种类型的呼吸衰竭,相同点是氧分压都低于60毫米汞柱,不同点是二氧化碳分压不同。
戴一帆 副主任医师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一型呼吸衰竭和二型呼吸衰竭区别
  一型呼吸衰竭和二型呼吸衰竭的区别,在于一型呼吸衰竭是属于低氧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一型呼吸衰竭氧分压小于60毫米汞柱,二级呼吸衰竭也是氧分压小于60毫米汞柱。一型呼吸衰竭二氧化碳分压有降低或者正常,一般是属于正常范围。二型呼吸衰竭的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0毫米汞柱,而且二型呼吸衰竭,属于高碳酸性的呼吸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