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1
1514次浏览
肝性脑病是指各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临床综合征。
急性肝功能衰竭及肝硬化是肝性脑病的主要原因;门静脉体循环分流异常、代谢异常也可导致肝性脑病。本病有急性与慢性之分,急性肝性脑病起病急骤,前驱期极为短暂,可迅速进入昏迷,多在黄疸出现后发生昏迷;慢性肝性脑病起病隐匿或渐起,起初常不易发现。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一般为性格、行为、智能和意识障碍等方面的改变,性格改变主要是原属外向型性格者表现为抑郁,而原属内向型性格者表现为欣快多语。行为改变表现为刚开始可能仅限于“不拘小节”的行为,如乱写乱画、乱洒水、乱吐痰、乱扔纸屑烟头、乱摸乱寻、房间内的桌椅随意乱拖乱放等。智能改变表现为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对时间、空间概念不清,伴有人物概念模糊、吐字不清、颠三倒四、书写困难、计数能力下降、数字连接错误等症状。意识障碍表现为由嗜睡、昏睡逐渐进入昏迷状态,各种反应、反射均消失。
肝性脑病急性期患者禁止或限制蛋白质摄入,适合吃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同时可以使用乳果糖和拉克替醇等药物酸化肠道,减少氨的吸收。对于保守治疗效果不理想、反复发作的难治性肝性脑病,甚至伴有肝衰竭的患者,可考虑进行肝移植手术治疗。患者日常生活中还应加强疾病管理,做好病情监测。注意休息,不可剧烈运动或者过度劳作。还需保持居家环境清洁,经常开窗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