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1
5962次浏览
牙齿脱矿一般是指人体牙齿表面牙釉质的一层钙质出现了脱落现象。
牙釉质是人体骨质中较为坚硬的部分之一,牙釉质可起到保护牙齿作用,牙釉质主要由无机物质构成,其中包括羟基磷灰石结晶体、氟磷灰石、钠、钾、镁、钙等物质。若患者平时饮食习惯不当或不注意口腔卫生,便可能导致牙釉质中钙质脱落,形成牙齿脱矿。届时牙齿色泽可能会改变,牙齿表面常常出现白色或微黄的斑点,严重影响美观。且若牙齿脱矿进一步发展,致使牙釉质脱落,届时牙齿表面便会出现明显浅凹陷或细沟,从而增加诱发龋齿的几率。
临床上牙齿脱矿和再矿化是一个互相平衡的过程,人体在进食过程中,唾液中钙、磷等成分再次沉积在牙面上,便会形成再矿化,届时牙釉质便可逐渐恢复。因此轻度牙齿脱矿一般不需要治疗,严重脱矿则需要通过牙齿修补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