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3914次浏览
怀孕后尿黄可能与饮水较少、尿路感染或胆汁淤积症等因素有关,根据原因可采取多饮水、日常饮食管理、药物治疗等治疗措施。
1、饮水较少
如果平时饮水较少,导致尿液浓缩,就会使尿液颜色加深,从而出现尿黄的现象。
这种情况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处理,平时多注意饮水即可。
2、尿路感染
当孕妇发生尿路感染时,随着病原菌在尿路中繁殖,导致尿液中含有大量的脓性分泌物和细菌代谢产物,所以排出的尿液会特别的黄,还可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不适症状。
对于因尿路感染引起的尿黄,患者需大量饮水,每日保持尿量在2000ml以上,有利于炎症产物的排出。另外,患者还需遵医嘱服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比如阿莫西林、头孢克肟、头孢他啶等,这类药物副作用较小,不容易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3、胆汁淤积症
妊娠期胆汁淤积症是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并发症,会出现腹部瘙痒、黄疸、尿黄、肝区疼痛等表现。
这类患者应注意保证饮食清淡,避免进行辛辣、刺激和油腻性食物,以免导致病情加重。其次,患者还可在医生指导下选择熊去氧胆酸、腺苷蛋氨酸或胆宁片等药物来降低胆汁酸水平,控制病情发展,以改善妊娠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