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2
5401次浏览
窦性心动过缓的发生可能与生理因素有关,也可能是感染、代谢率减低等病理因素所致。
一、生理因素
年龄增长、长期重体力劳动,或者午夜休息时,可能会有生理性窦性心动过缓的表现。
二、病理因素
1、感染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感染引起脑膜炎,患者颅内压增高,也可能会引起以上症状。
2、代谢率降低
重度营养不良、低温、甲状腺功能减退等因素导致代谢率下降,也可能会引起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动过缓通常可采取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改善症状。
1、一般治疗
窦性心动过缓的患者日常应注意休息,避免劳累,缺氧的患者还可进行鼻导管或面罩给氧,缓解不适症状。
2、药物治疗
此病患者一般可遵医嘱使用药物治疗,比如硫酸阿托品注射液、盐酸异丙肾上腺素注射液、盐酸麻黄碱片等。
3、手术治疗
部分严重患者还可采取导管射频消融术、心脏起搏器治疗等,改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