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8
8261次浏览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发展缓慢的鼻腔慢性炎性疾病,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障碍、头痛、头昏等,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儿童患者还可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检查包括前鼻镜、鼻内镜、影像学、嗅觉功能等检查。治疗方法有局部滴鼻药物、鼻腔冲洗、维生素类药物、抗生素、手术治疗等。预防方法包括保持鼻腔清洁、避免有害气体刺激、合理饮食、治疗鼻部疾病、加强锻炼等。
萎缩性鼻炎是一种发展缓慢的鼻腔慢性炎性疾病,发病具有地区性。临床表现为鼻塞、流涕、嗅觉障碍、头痛、头昏等症状。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青中年女性居多。儿童患者可表现为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等。
鼻塞:为鼻腔内有大量痂皮堵塞所致,另外,鼻甲的退行性病变也是导致鼻塞的原因之一。
流涕:常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偶呈脓性。脓性者多于继发性感染后出现。
嗅觉障碍:嗅觉多减退或消失。这是由于嗅区黏膜萎缩或干痂阻塞引起。
头痛、头昏:这是萎缩性鼻炎的常见症状,可能与鼻甲后端肥厚的黏膜在中鼻道内刺激,以及分泌物下流,刺激咽鼓管所引起。
鼻出血:因鼻黏膜萎缩变薄和干燥,或挖鼻和用力擤鼻损伤了鼻黏膜易出血区所致。
恶臭:呼气具恶臭,是由于鼻内干痂下细菌繁殖生长,脓痂中的蛋白质腐败分解,产生恶臭气味。
其他:由于鼻甲萎缩,鼻腔的调温保湿功能减退,外界空气直接刺激鼻咽部黏膜,干燥而导致患者常感咽干、咽痛、异物感。
并发症:萎缩性鼻炎可引发分泌性中耳炎、过敏性咽喉炎等多种并发症。
检查:
前鼻镜检查:鼻黏膜干燥、萎缩,鼻腔宽大,鼻甲缩小,从前鼻孔可看到鼻咽部,有时见黏脓性分泌物自鼻咽部擤出。
鼻内镜检查:有助于发现隐蔽的部位,观察从前鼻孔至鼻咽部的各个部位,了解鼻黏膜是否苍白、增厚、萎缩,有无结痂、息肉及脓性分泌物等。
影像学检查:必要时可行鼻窦CT或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以排除鼻窦病变。
嗅觉功能检查:有助于了解嗅觉功能状态。
其他:部分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血常规、过敏原检测等,以协助诊断。
诊断:根据患者的症状、鼻镜检查等,通常可以明确诊断。但需要与其他可能引起类似症状的疾病进行鉴别,如干燥性鼻炎、过敏性鼻炎等。
治疗:
局部滴鼻药物:常用润滑性滴鼻剂,如复方薄荷滴鼻液、液体石蜡等。可增加室内空气湿度,改善鼻腔干燥症状。
鼻腔冲洗:可清除鼻内痂皮、脓涕等,减轻鼻黏膜炎症。
维生素类药物:有助于促进鼻黏膜上皮生长,维生素A、维生素B2等可适当补充。
抗生素:如果存在感染,可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萎缩性鼻炎,如鼻腔粘连、闭锁等,可能需要手术治疗,以恢复鼻腔的通气和引流功能。
预防:
保持鼻腔清洁:每天用温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去除结痂和分泌物,减少感染的机会。
避免有害气体刺激:尽量避免接触有害气体、粉尘等,如吸烟、化学物质等。
合理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治疗鼻部疾病:积极治疗鼻部疾病,如鼻炎、鼻窦炎等,防止病情加重。
加强锻炼: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萎缩性鼻炎的治疗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方案,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用药,并注意鼻腔护理。同时,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心态,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生活质量。如果症状持续不缓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