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8
1680次浏览
乳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乳腺慢性感染性疾病,多继发于肺或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可通过局部扩展、血行或淋巴途径传播,好发于青春期、哺乳期妇女,主要表现为乳腺肿块、疼痛、低热、盗汗、乏力等,可形成寒性脓肿、窦道或瘘管,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抗结核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预防措施主要包括卡介苗接种、注意个人卫生、积极治疗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
乳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乳腺慢性感染性疾病,多继发于肺或肠系膜淋巴结结核,那么以下是关于乳腺结核的一些介绍:
1.病因:
乳腺结核绝大多数继发于身体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其中最常见的是肺和肠系膜淋巴结。结核菌可通过局部扩展、血行或淋巴途径传播至乳房。
青春期、哺乳期妇女的乳房血运丰富,结核菌一旦侵入,极易通过血液播散引起乳腺结核。
2.症状:
乳腺结核多表现为缓慢起病的乳腺肿块,部分病例可伴有轻微疼痛,乳头可有少量分泌物,部分病例还可能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
乳腺结核可形成寒性脓肿,脓肿可自行破溃形成经久不愈的窦道,或切开后形成瘘管。
3.检查:
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以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实验室检查,如血常规、血沉、结核菌素试验等,有助于辅助诊断。
影像学检查,如乳房超声、X线、磁共振成像(MRI)等,可帮助医生了解乳腺结核的病变范围和程度。
病理活检是诊断乳腺结核的金标准,医生会通过手术或穿刺等方式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
4.治疗:
一般治疗,包括休息、营养支持等。
抗结核药物治疗,是乳腺结核的主要治疗方法。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等。
手术治疗,适用于形成寒性脓肿或窦道的患者,手术目的是清除病灶、促进愈合。
5.预防:
卡介苗接种是预防肺结核的有效措施,对于预防乳腺结核也有一定的作用。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开放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
积极治疗肺结核等其他部位的结核病灶,防止结核菌经血行传播至乳房。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
总之,乳腺结核是一种可治愈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心态,有助于疾病的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