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1127次浏览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表现多样,主要包括骨痛、贫血、肾功能损害、感染、高钙血症、淀粉样变性及其他症状等,容易漏诊和误诊。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骨痛:约70%的患者会出现骨痛,常为多发性、全身性,多为隐痛,局限性疼痛可发生于腰骶部、胸廓及四肢。疼痛的原因可能是骨髓瘤细胞分泌破骨细胞活性因子,激活破骨细胞,导致骨质疏松、溶骨性破坏。
贫血:约60%的患者会出现贫血,主要原因是骨髓瘤细胞分泌过量的M蛋白,影响正常的红细胞生成;肾功能损害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骨髓瘤细胞浸润骨髓,影响正常造血。
肾功能损害:约30%的患者会出现肾功能损害,主要表现为蛋白尿、血尿、管型尿,甚至急性肾功能衰竭。其原因可能是骨髓瘤细胞分泌大量的M蛋白,在肾小管中沉积,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和排泄功能;骨髓瘤细胞浸润肾脏,导致肾功能损害。
感染:由于正常免疫球蛋白减少,机体免疫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如肺炎、泌尿系统感染、败血症等。感染是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高钙血症:约20%的患者会出现高钙血症,主要原因是骨髓瘤细胞破骨作用增强,导致血钙升高。高钙血症可引起头痛、恶心、呕吐、多尿、便秘等症状,严重时可导致心律失常、昏迷甚至死亡。
淀粉样变性:约5%的患者会出现淀粉样变性,主要累及心、肾、胃肠道等部位。淀粉样变性可导致相应器官的功能障碍,如心脏肥大、心律失常、腹泻、便秘等。
其他症状:还可能出现头晕、乏力、肢体麻木、感觉异常、视力下降、面瘫、手足抽搐等症状。
多发性骨髓瘤的症状表现多种多样,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和误诊。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骨髓穿刺和活检、血清蛋白电泳、免疫固定电泳、血钙、肾功能、尿常规等,以明确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骨髓瘤类型和分期等因素,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目前,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化疗、放疗、造血干细胞移植、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