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8
1640次浏览
牙龈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如口腔卫生不良、全身性疾病等,孕妇在怀孕早期和晚期也可能出现牙龈出血,治疗前应明确病因,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牙龈出血是口腔科常见症状之一,一般分为局部性和全身性两种。大多数是由于口腔卫生不良,导致牙菌斑、牙结石及软垢在龈缘附近牙面沉积,从而诱发牙龈炎。对这类牙龈出血,只要注意口腔卫生,勤于刷牙漱口,除去牙结石和不良假牙嵌补物的刺激,消除菌斑和修缮或重新调整不适合的假牙,固定松动的牙齿,调整各个牙齿的咬合关系,就可治愈。
还有些全身性疾病也可导致牙龈出血,像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等。因此,如果是由于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牙龈出血,一定要及时就医,明确病因,对症下药。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在怀孕的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刷牙时也可能发生牙龈出血,这是由于孕妇体内的雌、孕激素增多,使牙龈毛细血管扩张、弯曲、弹性减弱,以致血流淤滞及血管壁渗透性增加而造成的。这种情况通常在分娩后会有所改善,因此孕妇在这两个阶段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勤于漱口,定期洗牙。
总之,牙龈出血的原因有很多,在用药治疗前,应先明确病因,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同时,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也是预防牙龈出血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