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2
1958次浏览
慢性肾盂肾炎是由细菌感染引起的泌尿系统疾病,主要侵犯肾盂、肾盏和肾小管,可由多种因素导致,患者可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症状,还可能出现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诊断。治疗方法包括去除诱因、抗菌药物治疗和综合治疗等,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并定期复查肾功能。
慢性肾盂肾炎是一种泌尿系统疾病,由细菌感染引起,主要侵犯肾盂、肾盏和肾小管。以下是关于慢性肾盂肾炎的一些严肃医疗原创精编信息:
1.病因:
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见的致病菌有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杆菌等。
感染途径包括上行感染、血行感染、淋巴道感染和直接感染。
尿路梗阻、膀胱输尿管反流、机体免疫力低下等因素可增加患病风险。
2.症状:
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
可有腰痛、肋脊角压痛和叩击痛。
可有低热、盗汗、乏力等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可无明显症状,仅在体检时发现。
3.诊断:
依靠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包括尿常规、尿培养、肾功能检查等。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有助于了解肾脏情况。
4.治疗:
去除诱因,如治疗尿路梗阻、控制血糖等。
抗菌药物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
综合治疗,包括休息、多饮水、碱化尿液等。
5.预防:
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
多饮水,勤排尿,不憋尿。
及时治疗尿路炎症。
加强身体锻炼,提高免疫力。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肾盂肾炎如果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可发展为慢性肾衰竭。因此,对于有慢性肾盂肾炎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同时,定期复查肾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肾功能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