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受凉反酸水是怎么回事

胃受凉反酸水可能是饮食不当、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等原因导致。

1.饮食不当

若患者长期不规律饮食、酗酒、经常吃辛辣刺激、油腻性食物等,都有可能导致胃酸分泌增多,经常吃红薯、马铃薯等含有大量淀粉和糖分的食物,也有可能造成消化不良,导致多余糖分和淀粉在胃肠道内发酵,因此胃受凉时会出现大量反酸水的情况。

2.慢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较常见的病因之一,可时胃黏膜出现慢性炎症性损伤,长期大量服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比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都有可能造成胃黏膜反复损伤,患者在胃受凉时即可出现反酸水的情况。

3.反流性食管炎

反流性食管炎通常是由于抗反流功能下降、食管清除能力减弱等原因导致胃酸反流从而出现的食管黏膜破损,肥胖患者、妊娠妇女较容易发生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多会出现上腹疼痛、反酸、嗳气等症状。

4.胃溃疡

胃溃疡通常多见于中老年人,多发生在胃角、胃窦、贲门等部位,长期饮用浓茶、咖啡、长期处于精神压力过大的环境等都有可能诱发胃溃疡,患者多会出现餐后饱胀感、胃部疼痛、反酸水等症状,严重时可能会并发胃出血、胃穿孔等情况。

5.十二指肠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多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的侵袭作用导致十二指肠黏膜受损,使其消化能力超过防御能力而形成,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比如氢化可的松片、醋酸可的松片等也有可能诱发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在空腹时通常会出现反复发作的疼痛,伴随反酸水、烧心、上腹不适等症状。

发布于 2023-06-05   浏览5606次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