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9502次浏览
急性肾炎是儿童常见病,多由链球菌感染引起,临床表现为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部分患儿会出现一过性氮质血症、少尿等症状,通常具有自愈倾向。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休息、对症治疗、控制感染灶、透析治疗等。
急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急性肾炎,是一组不同病因所致的感染后免疫反应引起的急性弥漫性肾小球炎性病变,主要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血尿、蛋白尿、水肿和高血压,可伴有一过性氮质血症,具有自愈倾向。多见于链球菌感染后,而其他细菌、病毒及寄生虫感染亦可引起。
急性肾炎多见于儿童:通常于前驱感染后1~3周起病,呼吸道感染者潜伏期较皮肤感染者短。
儿童急性肾炎通常起病急:部分患儿在发病前1~3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或皮肤感染,表现为低热、咽痛、咳嗽、流涕、全身不适、恶心、呕吐、腹痛等症状。
急性肾炎的主要症状有: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部分患儿还可能出现一过性氮质血症、少尿等症状。
急性肾炎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休息、对症治疗、控制感染灶、透析治疗等。
急性肾炎的预后一般较好:绝大多数患儿可以自愈,少数患儿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肾炎。
急性肾炎患儿需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注意饮食,限制水和盐的摄入,定期复查。
急性肾炎患儿的家属需要注意: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如果孩子出现发热、咽痛、咳嗽、流涕等症状,需要及时就医,避免病情加重。
如果孩子出现血尿、蛋白尿、水肿、高血压等症状,需要立即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