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4028次浏览
心源性哮喘的病因主要与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有关,包括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舒张功能障碍、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心律失常等,常见诱因为感染、心律失常、贫血、妊娠、分娩、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此外年龄、性别、遗传因素等也可能增加其发生风险。
心源性哮喘是由于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引起的发作性气喘,其临床表现与支气管哮喘相似,但心源性哮喘多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和二尖瓣狭窄等病史和体征。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后,症状可迅速缓解。以下是关于心源性哮喘病因的具体分析:
1.基本病因
左心室收缩功能障碍:如心肌梗死、心肌病、心肌炎等,导致左心室收缩无力,不能有效将血液泵入主动脉,引起肺淤血和肺水肿。
左心室舒张功能障碍:如高血压、主动脉瓣狭窄等,导致左心室舒张受限,使左心房压力增高,进而导致肺淤血和肺水肿。
心脏前后负荷增加:如高血压、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导致心脏前负荷增加;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导致心脏后负荷增加,均可引起肺淤血和肺水肿。
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可导致心室率增快,使左心房压力增高,引起肺淤血和肺水肿。
2.诱发因素
感染:呼吸道感染是心源性哮喘最常见的诱发因素,可加重心脏负荷,导致心功能不全。
心律失常: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等可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心功能不全。
贫血、妊娠、分娩等:可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功能不全。
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可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功能不全。
药物:如洋地黄、肾上腺素等,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功能不全。
3.其他因素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和血管的结构和功能逐渐发生退行性变化,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也逐渐增加。
性别:女性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相对较低,但在绝经期后,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心功能不全的发生率逐渐增加。
遗传因素:某些基因突变或多态性可能增加心功能不全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心源性哮喘的病因较为复杂,主要与左心衰竭和急性肺水肿等有关。对于有心脏病史的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病,避免感染、心律失常等诱发因素,以预防心源性哮喘的发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