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膜内陷的症状

发布于  2024-12-29

4417次浏览

鼓膜内陷是一种耳部疾病,表现为听力下降、耳鸣、耳塞感等,可由耳部感染、过敏反应、呼吸道感染、气压变化等原因引起。诊断主要依靠耳部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鼓膜穿刺抽液、鼓膜切开术等,预防方法包括保持鼻腔通畅、避免耳部受伤等。

鼓膜内陷是一种耳部疾病,指鼓膜偏离正常位置,向中耳腔凹陷。以下是关于鼓膜内陷的一些重要信息:

1.症状

听力下降:鼓膜内陷可能导致听力模糊或听力减退。

耳鸣:耳鸣是鼓膜内陷的常见症状之一,可能表现为嗡嗡声或其他异常声音。

耳塞感:患者可能感到耳部胀满或堵塞,类似于耳塞的感觉。

眩晕:严重的鼓膜内陷可能引起头晕或眩晕。

2.原因

耳部感染:中耳炎、外耳道炎等耳部感染可能导致鼓膜内陷。

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可引起耳部炎症,进而导致鼓膜内陷。

呼吸道感染:感冒、鼻炎等呼吸道感染也可能影响耳部,引发鼓膜内陷。

气压变化:乘坐飞机、潜水或身处高海拔地区时,气压变化可能导致鼓膜内陷。

其他因素:擤鼻涕方法不当、耳部受伤、耳部疾病等也可能导致鼓膜内陷。

3.诊断

医生会进行耳部检查,包括听力测试、耳镜检查等,以确定鼓膜内陷的程度和原因。

有时可能需要进一步进行影像学检查,如CT扫描,以排除其他潜在的耳部问题。

4.治疗

轻度鼓膜内陷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可通过一些方法自行缓解,如:

保持鼻腔通畅:治疗鼻炎、鼻窦炎等鼻部疾病,以改善耳部压力平衡。

咽鼓管吹张:通过吞咽、打哈欠或使用咽鼓管吹张器等方法,促进咽鼓管开放,缓解鼓膜内陷。

避免耳部受伤:注意耳部保护,避免用力擤鼻涕、游泳时呛水等。

对于严重或持续的鼓膜内陷,医生可能会建议以下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使用抗生素、消炎药等治疗耳部感染。

鼓膜穿刺抽液:如果鼓膜内有积液,医生可能会进行鼓膜穿刺抽液。

鼓膜切开术:在严重情况下,可能需要进行鼓膜切开术,以排出积液或修复鼓膜。

5.预防

预防耳部感染,保持耳部清洁。

避免用力擤鼻涕,正确擤鼻涕方法是按住一侧鼻孔轻轻擤出另一侧鼻涕。

乘飞机时,可通过咀嚼、吞咽或打哈欠等方式缓解耳部压力。

积极治疗鼻部疾病,如鼻炎、鼻窦炎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鼓膜内陷的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决策。如果出现耳部不适或听力问题,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此外,特殊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在治疗时需要特别关注,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本内容不能作为治疗依据,如有不适请到医院进行科学治疗
了解疾病
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感染是上、下呼吸道感染的统称。上呼吸道包括鼻腔、咽部、喉部。下呼吸道包括气管、支气管和肺部。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粘连性中耳炎的诊断方法是什么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粘连性中耳炎的诊断方法有听力检查、鼓膜检查、颞骨CT检查等。 1.听力检查 患者进行纯音测听、音叉测试等检查时,可以判断其是否存在传导性或混合性听力丧失的情况,明确疾病的类型。 2.鼓膜检查 患者对其鼓膜的色泽、位置、活动度以及穿孔的情况,有利于基本病因,还可以看到鼓膜内陷、鼓膜内壁粘连的情况,一般
粘连性中耳炎是什么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粘连性中耳炎主要是指患者中耳传音结构和鼓室壁之间出现纤维化病变、粘连而引起的传音结构运动障碍性疾病。 粘连性中耳炎在临床上并没有特定的患病对象。患者发生粘连性中耳炎的情况时,其可能会出现听力下降、鼓膜内陷、耳鸣、眩晕等不舒服的症状,但是如果患者不及时去医院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则会造成其病情持续加重,
鼓膜内陷的原因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鼓膜内陷是不是会中耳炎、腺样体肥大、气压损伤等原因有关。 1、中耳炎 患者因病原体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等原因引起中耳炎,由于炎性分泌物渗出出现压力差,会导致鼓膜内陷。 2、腺样体肥大 患者因鼻咽炎反复发作、鼻窦炎、扁桃体炎等引起腺样体肥大,导致咽鼓管开放不良,鼓室内气体被吸收,从而产生鼓膜内陷。 3
粘连性中耳炎是怎么引起的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粘连性中耳炎是不是会中耳炎愈合不良、外伤、咽鼓管狭窄等原因有关。 1、中耳炎愈合不良 患者因存在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当愈合不良可引起积液机化,导致粘连性中耳炎。 2、外伤 患者因耳黏膜损伤,在修复过程中出现了纤维组织增生,可引起粘连性中耳炎。 3、咽鼓管狭窄 患者因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慢性鼻咽炎、
中耳胆脂瘤是怎么引起的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中耳胆脂瘤病因还没有确切的结论,一般情况下和胚胎发育异常、慢性炎症刺激、鼓膜穿孔等原因有关。 1、胚胎发育异常 患者因胚胎期外胚层组织遗留或迷走于颞骨后形成囊肿,出现先天性中耳胆脂瘤。 2、慢性炎症刺激 患者因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炎症刺激,使鼓膜内陷或粘性,从而形成中耳胆脂瘤。 3、鼓膜穿孔 患者因创
脑袋总是嗡嗡响怎么回事
董华丽 主任医师
郑州市中医院 三甲
脑袋总是嗡嗡响可能是耳部疾病、脑血管病变、颈椎病等导致的。 1、耳部疾病 如果存在鼓膜内陷、穿孔、听骨链异常等耳部疾病,患者会出现耳鸣的现象,从而导致脑袋总是嗡嗡响。 2、脑血管病变 脑血管畸形、脑梗塞、脑出血等疾病可影响脑组织的正常供血供氧,从而使患者出现脑袋总是嗡嗡响的现象。 3、颈椎病 如果颈
分泌性中耳炎积液是指什么
张红萍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分泌性中耳炎积液是指在分泌性中耳炎患者的中耳腔内积聚了液体。 1.病因 多种因素可导致分泌性中耳炎积液的形成。上呼吸道感染是常见原因之一,感染可引起咽鼓管功能障碍,使中耳腔与外界气压失衡,导致液体渗出。此外,腺样体肥大、鼻息肉、鼻窦炎等鼻部疾病也可能影响咽鼓管功能。过敏反应、免疫功能异常等也与本病的
鼓膜内陷怎么治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鼓膜内陷可以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等方式进行缓解和治疗。 1.一般治疗 如果鼓膜内陷的情况并不严重,没有出现明显的不适症状,可以通过多卧床休息等方式进行改善,也可以通过捏鼻鼓气、咀嚼动作或者按压耳屏等方式进行缓解,有助于开放咽鼓管,使中耳腔与外界相通,改善鼓膜内陷的情况。 2.药物治疗 如
鼓膜内陷会自愈吗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鼓膜内陷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自愈,但这并非绝对,取决于内陷的严重程度和原因。 鼓膜是连接外耳道和中耳的薄膜,它的主要功能是传导声音。当鼓膜内陷时,可能会导致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如果鼓膜内陷是由于轻微的气压变化或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随着气压的平衡或感染的消退,鼓膜内陷可能会自行恢复。 然而,如果鼓膜内
鼓膜内陷的原因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鼓膜内陷的原因有多种,包括遗传和发育异常、噪音污染、咽鼓管功能障碍等。 1.遗传和发育异常 遗传和发育异常可能导致鼓膜结构异常,从而引发鼓膜内陷。 2.噪音污染 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如噪音污染,也可能对鼓膜造成损害,导致内陷。 3.咽鼓管功能障碍 咽鼓管功能障碍是另一个常见原因,可能与鼻腔鼻咽部炎
耳朵鼓膜内陷怎么办
张佰君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三甲
耳朵鼓膜内陷,需要明确鼓膜内陷的原因,从而对症治疗,如果是单纯的咽鼓管开放关闭不全,也就是气压病所引起的耳朵鼓膜内陷,需要患者每日两次捏鼻鼓气,适当咀嚼口香糖来促进咽鼓管的运动,同时需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避免接触烟酒,必要时,往鼻腔内喷布地奈德喷剂,如果是分泌性中耳炎所引起的鼓膜内陷,通常在中耳腔,也就是骨膜内部会有积液,此时需要促进积液排出,可以口服桉柠蒎肠溶软胶囊,同时用生理性海水冲洗鼻腔,也可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每日两次雾化吸入,必要时,再配合抗炎药物治疗,如头孢氨苄片、头孢克洛等。
双耳鼓膜内陷的原因
张军 副主任医师
牡丹江林业中心医院 三甲
双耳鼓膜塌陷,一般情况下是由于咽鼓管功能下降所引起的症状,当外界压力较大时会引起患者出现鼓膜塌陷,导致患者出现双耳闷胀感、听力下降以及耳鸣。需要到医院详细检查电子耳镜,可以确诊。在治疗上则首先需要进行雾化吸入治疗,收缩鼻甲,减轻咽鼓管堵塞,同时进行咽鼓管吹张治疗,可以逐渐好转。
耳朵鼓膜内陷怎么治
朱瑞先 主任医师
鹤岗市人民医院 三甲
耳朵鼓膜内陷患者可以进行鼓膜按摩、捏鼻闭嘴鼓气等办法,进行鼓膜按摩强行让耳部的咽鼓管开放,以维持中耳道的压力平衡。鼓膜内陷的患者还可以适当的进行咀嚼动作,如咀嚼口香糖等,以促进鼓膜内陷的恢复,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