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4850次浏览
鼓膜内陷可采取改善中耳负压、咽鼓管吹张、鼓膜穿刺、鼓膜切开术等方法治疗,还可采用鼓膜按摩、红外线理疗等辅助治疗,儿童需特别关注腺样体肥大等疾病。
鼓膜内陷可采取以下方法治疗。
1.改善中耳负压:捏鼻鼓气法、波氏球吹张法、导管吹张法等可改善中耳负压,缓解鼓膜内陷。
2.咽鼓管吹张:可采用咽鼓管吹张器、捏鼻鼓气法、波氏球吹张法、导管吹张法等,适用于鼻腔、鼻咽部疾病导致的咽鼓管功能不良者。
3.鼓膜穿刺:适用于分泌性中耳炎,可在鼓膜前下方穿刺抽出液体。
4.鼓膜切开术:若鼓膜穿刺不能改善症状,或怀疑有胶耳,可在鼓膜前下象限做鼓膜切开术,放出积液。
5.其他:对于迁延不愈的分泌性中耳炎,可根据情况进行腺样体切除术、鼓膜置管术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一些辅助治疗方法,如鼓膜按摩、红外线理疗等。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儿童鼓膜内陷,应特别关注。由于儿童的咽鼓管较短、宽且平直,管腔相对较大,故咽部感染易经咽鼓管侵入中耳。因此,积极治疗儿童腺样体肥大、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对预防儿童鼓膜内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应遵循医生的建议,按时复诊,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如果出现耳部疼痛、听力下降等症状加重的情况,应及时就医。
总之,鼓膜内陷的治疗方法应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同时需要注意预防和治疗相关疾病。如果对鼓膜内陷的治疗有疑问,应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