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3750次浏览
地方性斑疹伤寒是由莫氏立克次体通过鼠蚤媒介传播引起的乙类传染病,临床表现有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可做出诊断,特效治疗药物是氯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等抗生素,预防措施主要是灭鼠、灭蚤和个人防护,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特殊人群需慎用或禁用四环素类抗生素,用药期间需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地方性斑疹伤寒是由莫氏立克次体通过鼠蚤为媒介传播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将其列为乙类传染病。
诊断:
流行病学资料:有鼠类接触史或恙虫病流行地区居住史。
临床表现:发热、头痛、皮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
实验室检查:
外斐反应:特异性血清凝集试验,效价≥1:160有诊断意义。
病原体检测:从患者血液、淋巴结、皮疹等组织中检出病原体。
分子生物学检测:检测莫氏立克次体特异性核酸。
治疗:
病原治疗:氯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等抗生素对本病有特效。
对症治疗:高热者给予物理降温,烦躁者给予镇静剂,剧咳者给予止咳药等。
预防:
灭鼠、灭蚤:搞好环境卫生,消灭鼠类和跳蚤。
个人防护:避免与鼠类及其排泄物、分泌物接触,防止跳蚤叮咬。
疫苗接种:接种地方性斑疹伤寒疫苗。
需要注意的是,孕妇、哺乳期妇女及儿童应慎用四环素类抗生素。对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抗生素过敏者禁用氯霉素。用药期间应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如出现过敏反应、血液系统损害等应及时停药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