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9-30
3991次浏览
药物性肝损伤应立即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并采取保肝抗炎、解毒、针对肝损伤病理类型、补充维生素、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措施,必要时进行人工肝治疗和肝脏移植。
药物性肝损伤应立即停用可疑肝损伤药物,并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1.保肝抗炎药物治疗:可选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双环醇、甘草酸制剂等。
2.及时解毒治疗:对有明确解毒剂的药物性肝损伤,能确定中毒机制的,可使用相应的拮抗剂。
3.针对肝损伤的病理类型进行治疗:如肝细胞损伤为主可选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肝内胆汁淤积可选用熊去氧胆酸;炎症明显可选用甘草酸制剂等。
4.其他治疗:补充维生素、维持水和电解质平衡等。
5.人工肝治疗:在保肝治疗不能有效改善病情时,可考虑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
6.肝脏移植:对于急性、暴发性肝衰竭或经积极内科和人工肝治疗无效的患者,应考虑肝脏移植。
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肝功能、血常规等指标,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同时,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或医生的建议使用,避免滥用药物。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孕妇、儿童等,使用药物时更应谨慎,如有必要,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总之,药物性肝损伤的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药物特点、治疗反应等因素,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积极配合治疗,注意休息、饮食等,以促进肝功能的恢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