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9266次浏览
腰背肌筋膜炎的诊断标准包括:症状为腰背部疼痛、沉重、晨僵,体征为病变部位触及条索状或结节状软组织,有压痛,脊柱活动受限,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一般无异常,痛点封闭试验可协助诊断,需排除其他导致腰背部疼痛的疾病。
腰背肌筋膜炎主要是指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而使腰背部肌筋膜及肌组织发生水肿、渗出及纤维性变,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以下是腰背肌筋膜炎的诊断标准:
1.症状:
腰背部疼痛,呈酸胀痛或刺痛,可伴有沉重感。
疼痛可因劳累、寒冷、受潮等因素加重,休息后可缓解。
部分患者可出现晨僵,活动后减轻。
2.体征:
病变部位可触及条索状或结节状的软组织,有压痛。
脊柱活动受限,尤以屈伸和旋转受限明显。
3.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检查一般无异常。
类风湿因子、抗“O”、HLA-B27等检查可排除其他疾病。
4.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多无明显异常,部分患者可出现脊柱侧弯或生理曲度改变。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可显示腰背肌筋膜的炎症改变。
5.其他检查:
痛点封闭试验可协助诊断。
肌电图检查可排除肌肉本身的病变。
需要注意的是,腰背肌筋膜炎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结果。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腰背部疼痛的疾病,如腰椎间盘突出症、强直性脊柱炎、肾脏疾病等。如果出现腰背部疼痛,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