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9067次浏览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病因包括急性中耳炎未愈、鼻咽部存在慢性病灶、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等,可通过耳镜、听力检查等确诊,主要症状为耳内长期或间歇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预防措施包括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正确擤鼻、游泳时注意保护耳朵、定期耳部检查等。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化脓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主要表现为耳内长期或间歇流脓、鼓膜穿孔及听力下降。以下是关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一些信息。
1.病因
急性化脓性中耳炎未获彻底治愈,或病变迁延而致。
鼻咽部存在慢性病灶,如腺样体肥大、慢性扁桃体炎等。
全身或局部抵抗力下降,如糖尿病、贫血、慢性肾炎等。
感染途径:
咽鼓管途径:最常见,急性中耳炎时,病菌可经咽鼓管途径传播至中耳。此外,擤鼻方法不正确、游泳时跳水姿势不当等,也可导致污水经咽鼓管进入中耳。
外耳道鼓膜途径:鼓膜外伤或鼓膜穿刺后,若处理不当,也可能导致感染。
血行感染:身体其他部位的感染灶,可经血行播散至中耳。
2.症状
耳内长期或间歇流脓:这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主要症状之一。脓液的性质可为黏液性、黏脓性或纯脓性。
鼓膜穿孔:鼓膜穿孔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典型体征之一。穿孔多位于紧张部,大小不一。穿孔后,患者会出现听力下降。
听力下降:由于鼓膜穿孔、中耳粘连等原因,患者可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听力下降。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耳鸣、耳痛等症状。
3.检查
耳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到外耳道和鼓膜的情况,了解病变的性质和程度。
听力检查:包括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等,有助于评估听力损失的程度和类型。
影像学检查:如颞骨CT扫描,可帮助了解中耳乳突的病变情况。
4.诊断
根据病史、症状和检查结果,一般可以明确诊断。需要与分泌性中耳炎、中耳胆脂瘤等疾病进行鉴别。
5.治疗
药物治疗:主要用于控制感染、缓解症状。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生素、糖皮质激素等。
手术治疗:对于病变严重、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清除病灶、重建中耳传音结构。
其他治疗:如鼓膜修补术、鼓室成形术等。
6.预防
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避免感染扩散。
擤鼻时应注意方法,避免同时按压两侧鼻孔。
游泳时应注意保护耳朵,避免污水进入。
定期进行耳部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总之,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耳部疾病,若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同时,应注意耳部卫生,预防感染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