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8458次浏览
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流行具有季节性,无明显性别差异,自限性疾病,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部分病例出现黄疸,治疗以支持和对症治疗为主,预防主要是切断传播途径和接种疫苗。
甲型病毒性肝炎(简称甲肝)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日常生活接触是主要的传播方式,若水源或食物被污染可引起暴发流行。此外,苍蝇和蟑螂等媒介可携带病毒,经污染食物和水传播。甲肝的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多发生于雨季或洪水之后,无明显性别差异。
甲肝的潜伏期平均为30天(15-45天),在此期间感染者可无任何症状,但具有传染性。甲肝的症状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有畏寒、发热、腹痛、腹泻、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恶心、疲乏、肝肿大及肝功能异常等。部分病例出现黄疸,主要表现为尿黄、眼黄和皮肤黄染。黄疸出现时间一般为1-3周,黄疸消退后,症状逐渐减轻。甲肝是一种自限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在3-6个月内可恢复健康,但部分患者可能会发展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
对于甲肝的治疗,主要是支持和对症治疗,患者应注意休息、合理饮食,同时给予保肝、退黄等药物治疗。甲肝患者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疗,但对于病情严重或出现并发症的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抗病毒药物治疗。甲肝患者的隔离期为发病后3周,患者的粪便应进行消毒处理,防止污染水源和环境。
甲肝的预防主要是通过切断传播途径来实现,包括加强水源和食品卫生管理,注意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洗手,不吃不洁食物等。此外,接种甲肝疫苗是预防甲肝最有效的方法,甲肝疫苗包括减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适用于儿童、青少年及高危人群,如餐饮业人员、学生、部队官兵、食品加工销售人员、职业暴露人群等。
总之,甲肝是一种可防可治的传染病,只要我们注意个人卫生,加强水源和食品卫生管理,及时接种甲肝疫苗,就可以有效地预防甲肝的发生和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