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2606次浏览
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包括全身症状、消化道症状、黄疸、肝区疼痛、肝脾肿大、肝外表现等,部分患者可出现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等并发症。
根据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表现,回答如下:
1.什么是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检测为阳性,病程超过半年或发病日期不明确而临床有慢性肝炎表现者。
2.慢性乙型肝炎有哪些临床表现?
(1)全身症状:患者常感身体乏力、容易疲劳,可伴轻度发热等。失眠、多梦等可能与此有关。
(2)消化道症状:肝脏是重要的消化器官,肝脏分泌的胆汁是食物消化所必需的。肝炎时,胆汁分泌减少,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常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厌油、上腹部不适、腹胀等。
(3)黄疸:病情较重时,胆红素浓度明显升高,可出现皮肤、巩膜黄染,尿液颜色加深。黄疸持续时间较长,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皮肤瘙痒。
(4)肝区疼痛:肝脏内部缺乏痛觉神经,一般不会感到疼痛。但当肝脏表面的包膜受到牵拉时,可出现肝区疼痛,多为隐痛或胀痛。疼痛部位多位于右肋部或剑突下。疼痛可因体位变动而加重,如右侧卧位、弯腰等。
(5)肝脾肿大:由于炎症、充血、水肿,慢性乙型肝炎可导致肝脏肿大。如果炎症继续发展,可能会引起脾脏肿大。
(6)肝外表现:部分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可出现肝病面容,表现为面色晦暗、无光泽;还可能出现蜘蛛痣、肝掌等。女性患者可出现月经失调、闭经等。
3.慢性乙型肝炎的并发症有哪些?
(1)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可发展为肝硬化,表现为肝脏质地变硬、肝脏缩小、门静脉高压等。
(2)肝癌:肝硬化患者发生肝癌的风险明显增加。
(3)肝衰竭:重型肝炎可导致肝衰竭,出现黄疸、凝血功能障碍、腹水、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危及生命。
(4)其他:慢性乙型肝炎还可能并发肾脏疾病、心血管疾病等。
需要注意的是,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如果怀疑患有慢性乙型肝炎,应及时就医,进行相关检查,如乙肝五项、肝功能、乙肝病毒DNA定量等,以明确诊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同时,患者应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饮酒,定期复查,以监测病情变化。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