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1156次浏览
慢性中耳炎可分为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三种,各型症状有所不同,主要表现为听力下降、耳痛、耳鸣、流脓等,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耳部肉芽、面瘫、眩晕等症状。
慢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鼓膜或深达骨质的慢性炎症,常与慢性乳突炎合并存在。多因急性中耳炎延误治疗或治疗不当、迁延为慢性;或为急性坏死型中耳炎的直接延续。鼻、咽部存在慢性病灶亦为一重要原因。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单纯型、骨疡型、胆脂瘤型。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三种类型中耳炎的症状。
一、单纯型
1.听力下降
听力下降、自听增强。头位前倾或偏向健侧时,因积液离开蜗传,听力可暂时改善。积液粘稠时,听力可不因头位变动而改变。小儿常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
2.耳痛
急性者可有隐隐耳痛,常为患者的第一症状,可为持续性,亦可为抽痛。慢性者耳痛不明显。本病常伴有耳内闭塞或闷胀感,按压耳屏后可暂时减轻。
3.耳鸣
多为低调间歇性,如“劈啪”声,嗡嗡声及流水声等。当头部运动或打呵欠、擤鼻时,耳内可出现气过水声。
二、骨疡型
1.流脓
持续时间较长,可为间歇性,亦可为持续性。脓液性质为黏液性或黏脓性,偶尔呈脓性。可有耳聋、耳鸣,但一般不重。
2.耳部肉芽
鼓膜边缘性穿孔处可见息肉样或肉芽状物质,触之易出血。
3.耳聋
轻重不一,因多是中耳乳突炎所致,因而或多或少地存在听力下降的问题。
三、胆脂瘤型
1.耳内长期流脓
有特殊恶臭,鼓膜松弛部或紧张部后上方有边缘性穿孔。从穿孔处可见鼓室内有灰白色鳞屑状或豆渣样物质,奇臭。一般有较重传导性聋。
2.听力下降
轻重不一,因多是中耳乳突炎所致,因而或多或少地存在听力下降的问题。
3.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可出现面瘫,个别可出现眩晕。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症状并非每个患者都会同时出现,且不同类型的中耳炎在症状上可能存在一定的重叠。如果出现耳部不适、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耳部检查和听力测试,以确诊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对于儿童患者,慢性中耳炎可能会影响听力和语言发育,家长应密切关注孩子的耳部健康,如有异常及时就医。此外,患有慢性中耳炎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保持耳部清洁,避免耳道进水,不要频繁挖耳,同时应积极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以预防慢性中耳炎的复发。
总之,慢性中耳炎的症状多样,对患者的生活和健康都有一定的影响。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