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6958次浏览
甲亢性心脏病是由于甲状腺素对心脏的直接或间接作用导致的一系列心血管症状和体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心脏扩大、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心肌病等,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主要包括抗甲状腺治疗、控制心室率、改善心功能等。
甲亢性心脏病是指在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时,甲状腺素对心脏的直接或间接作用所致的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力衰竭、心绞痛、心肌梗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心肌病等一系列心血管症状和体征的一种疾病。
甲亢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心律失常:房颤是甲亢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其次为房性早搏、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及房室传导阻滞。
2.心脏扩大:部分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可出现心脏扩大,多为全心扩大,少数可呈单侧或局限性扩大。
3.心力衰竭: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多为全心衰竭,少数可出现左心衰竭。
4.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可出现心绞痛和心肌梗死,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所致的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相似,但疼痛性质、发作诱因、硝酸甘油疗效等有所不同。
5.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部分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可出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和房室传导阻滞。
甲亢性心脏病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包括甲状腺功能检查、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影像学检查包括甲状腺核素扫描、甲状腺CT或MRI等。
甲亢性心脏病的治疗主要包括抗甲状腺治疗、控制心室率、改善心功能等。抗甲状腺治疗包括抗甲状腺药物、放射性碘治疗和手术治疗。控制心室率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等药物。改善心功能可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
对于甲亢性心脏病患者,应积极治疗甲亢,同时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感染。对于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应给予相应的治疗。此外,还应定期复查甲状腺功能、心电图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需要注意的是,甲亢性心脏病在老年人中的发生率较高,且症状不典型,容易漏诊和误诊。因此,对于老年人出现心律失常、心脏扩大等症状时,应高度怀疑甲亢性心脏病的可能,及时进行相关检查,以便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