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3556次浏览
肛门下坠感的原因可能是内痔、直肠炎、肛窦炎、直肠黏膜脱垂、肛管直肠恶性肿瘤等。
肛门下坠感的原因可能是多种的,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原因:
1.内痔:内痔是肛门直肠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初期内痔是以便血为主要症状,但随着痔核逐渐增大,质地变韧,排便时受到粪便的挤压,逐渐与肌层分离而脱出肛外,有时是便后痔核脱出,有时是久站、咳嗽、劳累时痔核脱出,严重时甚至行走、咳嗽时也会脱出。脱出的内痔,受到括约肌的夹持,静脉回流受阻,而动脉血仍不断输入使痔核体积增大,直至动脉血管被压闭,血栓形成,出现痔核变硬、疼痛,难以送回肛内。
2.直肠炎:如果慢性结肠炎累及到直肠,可以出现肛门下坠感与排便次数增多。一般病程较长,反复发作,病变程度轻重不一。
3.肛窦炎:肛窦炎是引起肛门下坠感的最常见原因。另外,肛窦与肛瓣发炎也叫肛隐窝炎,进一步可发展成肛周脓肿。
4.直肠黏膜脱垂:也叫脱肛,是指肛管、直肠黏膜或直肠、部分乙状结肠向下移位,脱出肛门外的一种疾病,早期便后有黏膜自肛门脱出,并可自行缩回;以后渐渐不能自行回复,需用手上托能复位,常有少许黏液自肛门流出,排便后有下坠感和排便不尽感,排便次数增多。
5.肛管直肠恶性肿瘤:肛管直肠恶性肿瘤破溃感染形成溃疡或局部感染,也会导致肛门下坠感。
需要注意的是,引起肛门下坠感的原因还有很多,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原因。如果出现肛门下坠感,建议及时就医,以便明确诊断,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