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4-12-29
2430次浏览
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因分为感染、心律失常、血容量增加、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治疗不当、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六大类,预防应注意治疗感染、控制心律失常等,治疗包括休息、饮食、吸氧、使用利尿剂等。
根据引起慢性心力衰竭的诱因,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感染:感染是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的最常见诱因,尤其是呼吸道感染。
2.心律失常:心房颤动是器质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也是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
3.血容量增加:如摄入过多液体、钠盐摄入过多、静脉输液过多过快等。
4.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如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暴怒、大喜大悲等。
5.治疗不当:如不恰当停用洋地黄类药物、降压药等。
6.原有心脏病变加重或并发其他疾病:如冠心病发生心肌梗死、风湿性心瓣膜病出现风湿活动、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或贫血等。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注意预防诱因的发生,如积极治疗感染、控制心律失常、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激动、合理饮食、按时服药等。同时,应定期复查,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对于已经发生心力衰竭的患者,应遵医嘱进行治疗,包括休息、饮食、吸氧、使用利尿剂、强心药、扩血管药等,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
总之,慢性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以及医生的精心治疗。通过合理的预防和治疗,可以有效控制病情,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