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4-25
8068次浏览
新生儿甲亢是由于母源性TSH受体刺激性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所致,通常发生在妊娠25-28周,于妊娠33-36周达高峰,多为暂时性,少数可持续至新生儿期或儿童期。
新生儿甲亢是由于母源性TSH受体刺激性抗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所致,通常发生在妊娠25-28周,于妊娠33-36周达高峰,多为暂时性,少数可持续至新生儿期或儿童期。
1.病因
妊娠期间:孕妇患有Graves病、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或亚急性甲状腺炎等疾病时,体内会产生TSH受体刺激性抗体。这些抗体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循环,刺激胎儿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激素,导致新生儿甲亢。
分娩过程:胎儿在分娩过程中,受到外界环境的刺激,如寒冷、感染等,也可能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引起新生儿甲亢。
2.症状
高代谢症状:新生儿甲亢患儿会出现多汗、烦躁、吃奶频繁、哭闹、体重下降等症状。
眼部症状:部分患儿还会出现眼裂增宽、两眼凝视、瞬目减少等眼部症状。
甲状腺肿大:部分患儿会出现甲状腺肿大,质地较硬,无压痛。
心脏症状:严重的患儿可能会出现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心脏症状。
3.诊断
临床表现:根据患儿的症状和体征,如多汗、烦躁、甲状腺肿大等,怀疑新生儿甲亢。
实验室检查:通过检测血清T3、T4、TSH等指标,明确诊断。
甲状腺核素扫描:对于诊断不明确的患儿,可进行甲状腺核素扫描,了解甲状腺的功能和形态。
4.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保证患儿营养供应,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抗甲状腺药物治疗:如丙硫氧嘧啶,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放射性碘治疗:由于放射性碘对胎儿有一定影响,一般不用于新生儿甲亢的治疗。
手术治疗:一般仅在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时采用。
5.预后
大多数新生儿甲亢患儿的症状会在出生后1-3个月内自行缓解,预后良好。
少数患儿可能会出现持续的甲亢症状,需要长期治疗。
如果不及时治疗,新生儿甲亢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总之,新生儿甲亢是一种罕见但严重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孕妇在产前应注意自身健康,如有甲状腺疾病应及时治疗。如果新生儿出现甲亢症状,应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