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2958次浏览
慢性肾盂肾炎是一种泌尿系统疾病,由急性肾盂肾炎转变而来,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女性多见。其病因包括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医源性因素和全身因素等。症状有泌尿系统症状和全身症状。诊断依据包括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治疗方法包括一般治疗、抗感染治疗、去除病因和对症治疗。预防措施包括保持会阴部清洁、多饮水、勤排尿、及时治疗尿路炎症和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慢性肾盂肾炎是一种泌尿系统疾病,指肾盂和肾实质的慢性炎症,多由急性肾盂肾炎转变而来,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女性多见。以下是关于慢性肾盂肾炎的一些严肃医疗知识:
1.病因:
细菌感染:主要为上行感染,即致病菌由尿道上行入膀胱、输尿管,甚至肾盂,然后引起炎症。
尿路梗阻:如结石、肿瘤、前列腺增生等,可导致尿液排泄不畅,肾盂内压力增加,有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医源性因素:如留置导尿管、膀胱镜检查等,可损伤尿路黏膜,使细菌易于入侵。
全身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免疫功能低下等,可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易发生感染。
2.症状:
泌尿系统症状:可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炎症状,也可出现腰痛、下腹部疼痛等肾盂肾炎症状。
全身症状:可有发热、寒战、头痛、全身不适等全身感染症状,部分患者还可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
3.诊断:
病史:有急性肾盂肾炎病史、尿路梗阻病史或其他导致肾盂肾炎的因素。
临床表现:有尿频、尿急、尿痛等泌尿系统症状,或有发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
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可有白细胞、红细胞、蛋白尿等,血常规可有白细胞升高,中段尿培养可发现致病菌。
影像学检查:如B超、CT等可发现肾盂、肾实质的病变。
4.治疗:
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多饮水,勤排尿,避免憋尿。
抗感染治疗:根据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疗程一般为2周左右。
去除病因:如治疗尿路梗阻、纠正糖尿病等。
对症治疗:如止痛、退热等。
5.预防:
保持会阴部清洁,勤换内裤。
多饮水,勤排尿,不憋尿。
及时治疗尿路炎症。
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
总之,慢性肾盂肾炎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患者应及时就医,遵医嘱治疗,并注意个人卫生,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