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 2025-05-13
2964次浏览
慢性乙型肝炎可防可治,关键是早诊早治,同时要注意饮食、休息、避免传染,保持良好心态。
慢性乙型肝炎并不可怕,但需要引起重视并进行规范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持续感染引起的肝脏疾病。在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是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然而,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慢性乙型肝炎已经可以通过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得到控制,大多数患者可以长期生存和正常生活。
对于乙肝患者,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定期复查:需要定期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HBVDNA、肝脏B超等检查,以了解病情的变化。
规范治疗:如果乙肝病毒复制活跃,肝功能异常,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抗病毒治疗可以有效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延缓病情进展。
注意饮食:避免饮酒,避免进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保证营养均衡。
避免劳累:避免过度劳累,保持充足的睡眠。
避免传染:乙肝可以通过血液、性接触和母婴传播。乙肝患者需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他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可能导致血液传播的物品。性伴侣也需要进行乙肝五项检查,如果没有抗体,需要及时接种乙肝疫苗。乙肝患者的家属也需要进行乙肝五项检查,没有抗体的需要接种乙肝疫苗。
保持良好的心态:乙肝患者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积极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总之,慢性乙型肝炎并不可怕,只要能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同时注意饮食、休息、避免传染等,大多数患者可以长期生存和正常生活。